投资泰国:哪些税收事项需注意

2022年04月25日 版次:07        作者:孙祎婷 杨原 尹欣妮

泰国是今年初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2.8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0.4%。RCEP让泰国收获贸易红利。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说,协定生效后,泰国有3万多种商品享受关税减让待遇。

“走出去”企业要在泰国投资经营,也需要了解泰国的税收制度、税收优惠和风险点,以便降低成本、合法合规经营。

泰国主要税种和优惠政策

泰国主要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税种,比如石油所得税、招牌税等等。

在泰国,按照泰国法律成立的公司或合伙企业为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只就来自于境内的收入缴税。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为20%,鼓励项目和中小型企业适用优惠税率。

中小型企业的标准为注册实收资本不超过500万泰铢(1泰铢约合0.19元人民币)且年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万泰铢。中小型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其中年应税所得不超过30万泰铢的免征企业所得税,30万泰铢~300万泰铢的适用15%税率,超过300万泰铢的适用20%税率。

泰国企业所得税对4个方面的支出还有加计扣除政策,分别为资产投资、公共事业、职工教育培训和支持就业4个方面,比如对自动化系统的投资可享受双倍扣除,在政府设立或财政部指定的教育机构或职业培训中心对职工进行培训所发生费用可按100%加计扣除等等。

1992年泰国税改之后,原有营业税被分为增值税和特别营业税。在泰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的单位或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增值税起征点为180万泰铢,基本税率为10%。但1999年4月起税率暂时下调至7%,此后该政策适用期限一直延长,最近一次延长至2023年9月30日。

特别营业税是1992年为取代原有营业税而引入的一种间接税,征税对象主要为增值税范围外的业务,包括银行、金融证券、人寿保险、典当经济、与商业银行性质类似的业务、营利性出售不动产的业务、资助私立学校的基金等。税率为2.5%~3%,附征10%的市政附加费。

泰国还对在泰国开采或生产石油(包括原油、天然气及其他天然碳氢化合物)业务的企业征收一种直接税——石油所得税。

石油所得税纳税人分两类,一是取得经营石油购销业务特许的企业,按照其石油业务的年净利润(包括经营特许权移转收益及其他由石油业务衍生的收益)按50%税率计算缴纳石油所得税,不需再按照泰国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根据新版石油法以服务合约取得业务资格的企业按照其石油业务的年净利润(包括权利移转收入、因转让权利而产生的年金或其他固定收入)按20%税率计算缴纳石油所得税,且仍须按照泰国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招牌税是对用于广告或宣传,标示企业名称、商标或商品的招牌征收的一种税。针对广告招牌大小及使用的语言适用不同税率计征,其中体现了政府对泰文招牌的偏向:泰文招牌的税率为每500平方厘米3泰铢;泰文与外文并用的招牌税率为每500平方厘米20泰铢;外文招牌的税率则为每500平方厘米40泰铢。

中泰贸易发展势头正盛

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泰国紧邻全球主要供应链,社会总体较为稳定,政策透明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泰国政府注重对外贸易,在2016年时正式提出“泰国4.0”战略和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同时推进建设南部经济走廊和打造十大边境经济特区,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世界银行公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排行榜中,泰国在190个国家中排名第21位。

泰国为吸引投资、扩大就业、提高国内产能,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泰国经济内阁于2019年批准了一揽子激励计划——“泰国+”(Thailand Plus)激励计划,包括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为个别国家设立投资特区、修订外商经营法等。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对“国际产能合作”的规划与泰国政府推出的《2015—2022年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投资促进战略规划(2015—2021)》等发展规划高度契合。RCEP的正式生效以及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的大背景下,中泰两国经贸往来密切。

目前,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泰国最大贸易伙伴,是泰国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泰国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据官方数据,2021年中泰双边贸易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13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3%。同期,从事中泰双边贸易的中国企业数共有8.3万家,其中对泰国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中国高级认证企业2300余家,进出口额约为1430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对泰国进出口总额近两成。

企业应注意及时纳税申报

中国在泰国直接投资总量不断上升,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质量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泰投资建厂。了解泰国“风土人情”,防范赴泰投资税收风险,对我国赴泰投资企业在泰经营发展有重要意义。

赴泰投资需要充分了解泰国市场,谨慎选择投资行业。中国企业应当先了解泰国政府限制外国人投资的行业,尽量选择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鼓励投资的行业以及鼓励投资的地区,及时了解相应的鼓励政策。

由于泰国纳税期限与我国不尽相同,赴泰中资企业还应注意各税种申报期限问题,切不可错过申报,以免受到处罚。

比如泰国企业所得税每半年申报一次,年中申报在会计年度前半年结束起2个月内,以企业前半年营运状况为基础推算全年预估的利润。年度结算申报则须于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150日内完成。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必须每半年申报一次,申报时应将税款缴清,否则每月将支付应缴税款1.5%的滞纳金。若在半年申报时,未进行申报缴税的将处以半年收入的20%的处罚,未足额申报缴税且申报利润低于实际利润的25%以上的,将处以未缴税款20%的处罚;若在全年申报时,未申报缴税的将处以全年收入2倍的处罚,未足额申报缴税的,将处以相当于未缴税款的处罚。

泰国税收优惠的申请需按项目逐一提请投资委员会审批,因此拥有多个投资项目的投资者必须分别按项目准备资料,并通过电子投资促进系统在线提交,企业应关注税收优惠要求,及时报送所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