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东,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一级主任科员,全国税务系统非税收入专业人才库成员。曾获嘉奖两次,记三等功一次,2020年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春天,山城重庆生机勃勃。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的潘东,正在查看系统数据。每天查看系统数据,是他的工作常态。
潘东是一名85后,进入税务系统10年来,他参与了全部4个批次共17个非税收入项目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的全过程,研究制定了25项非税收入7个全流程业务的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设置征管系统业务监控规则20余个,建设风险防控预警指标30余个。而这位业务“大牛”,刚毕业时从事的并不是税务工作。
从“门外汉”到“多面手”
2008年,潘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重庆忠县,第二年7月,他成为忠县花桥镇师联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村里的2年多,潘东不辞辛苦,走村串户,全力完成农村房屋和土地确权登记、宅基地复垦、乡村道路修建、居民社保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有一次,村里一处民房突发大火,潘东不顾危险爬到火场隔壁房间的楼顶,拆出隔离带,控制了火势。从那以后,花桥镇居民都知道了这个有危险也敢冲在前的大学生村官。
2012年2月,潘东被遴选到忠县税务局。他从最基础的业务学起,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了懂得政策业务、熟悉征管流程、精通信息系统和数据应用的“多面手”,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考试。
“无论做什么事,潘东都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重庆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处长庞冬梅这样评价他。
集中攻关只为6分钟办结
2018年7月,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改革启动,作为重庆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的业务主办,潘东承担起重点工作,参与了划转征收全过程。
“划转项目种类多,缴费主体范围广,行业主管部门不同,划转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回忆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划转工作,潘东说,每项业务内容都要开会逐一讨论,反复修改,有一次协调会开了12个小时。
2021年1月1日,水土保持补偿费和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正式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潘东与重庆市水利局、人防办等单位同志集中攻关,借助“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和区块链中心,构建起了信息填报—数据审核—错误修正—审批出件—申报缴费的完整管理闭环,让缴费人足不出户,最快6分钟完成网上审批和缴费。
在城镇垃圾处理费划转征收中,潘东主动请缨,和政策业务组的同事完整归纳整理重庆各区(县)政策依据,确定核心征管系统配置参数,经常从清晨忙碌到深夜;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中,潘东每天电话多次沟通具体内容和细节,跟踪系统功能建设情况,以确保系统能平稳上线运行。
“12月31日是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生产环境上线的最后一次业务联办测试。”潘东说,他当天接打了150多个电话,指导各区(县)局开展生产环境测试,沟通协调业务和征管系统存在的问题。跨年夜,他和划转专班同事一起在工作中迎来2022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税10年,环境在变、身份在变,但潘东始终没有停止潜心钻研、攻克难关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