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村庄

2022年05月23日 版次:04        作者:王太生

陕西省宝鸡市西南,横贯千里的秦岭重峦叠嶂。在秦岭北麓的黄土台塬区,有着数不清的近于南北走向的沟壑,一条条山沟,像是秦岭山脉向人们敞开的宽阔胸怀。

在大山的怀抱里,散落着一个个村庄。草长莺飞的季节,山里处处生机盎然,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和诱人的味道,各种植物都欣欣然舒展着枝叶,在阳光下充分展示着生命的力量。山坡上成片成片的野山杏花,把淡淡的粉色涂抹在沟沿、崖边和山腰。晚开的梨花、油菜花和成千上万种不知名的山花,更是将原本素面的大山装扮得绚丽多彩。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和同事再次来到村里回访。近几年,因为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宝鸡市税务局和山里几个村子建立了紧密联系。这几年,我也有缘在这大山里结识了不少善良朴实的村民。

走进尖山村一组老刘的家,几间砖混结构的新房宽敞漂亮,院子干净整洁,老刘正在羊舍忙着给羊接生。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后,继续忙着,而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最初认识老刘时的情景。50多岁的老刘,从小以大山为伴,性格开朗,年轻时因误食山里的毒菌,落下了肾病、糖尿病等疾病。驻村工作队刚来到村里时,干部到村里走访,当我们走进老刘家的院子时,他和老伴正坐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前打盹。看到我们来了,老刘斜着眼看着我们,连个招呼也没跟我们打。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开口了,只是淡淡地说,家里除了后沟几分冬小麦的收入,再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了。用老刘的话说,穷得裤兜儿比脸还干净。老刘告诉我们,儿子大了找媳妇,相亲的人一打听到是他家,就直撇嘴。听了老刘家的情况,工作队积极帮助想办法。几年时间,他家门前铺上了水泥路,以前老化的电线线路更换后,家里用电也正常了。工作队还无偿给老刘家送来羊羔、鸡苗、饲料。老刘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他的信心也越来越足,现在养着50多只羊和100多只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啊,让我们大山沟里的人过上了好日子。”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老刘连连感慨。

夏砑壑村二组已逾古稀的老张,老伴十年前脑中风,家庭因病致贫,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女,日子过得很艰难。三年前,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了解情况后,积极帮着老张联系医院,办理农村医疗保险,他家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后来,村上又给老张家安排了一个清洁工岗位,还帮着老张种了2亩樱桃,如今经济上已不再窘迫。我们回访来到他家时,老张忙不迭地拿着镰刀、筐子到地里割韭菜、摘青菜,硬要塞给我们,我们婉言谢绝了。一位干部说:“您把日子过好了,比啥都让我们高兴。”

大山里交通闭塞,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村民搬出了偏远的大山,住进了环境优美的新居,很多人也开始种植经济效益高的香菇、木耳、花椒等,家家户户收入来源多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近几年,仅宝鸡市税务系统就帮扶近千农户。

回访结束后,我们返回单位。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看着路两边群山的豪迈与奇绝,想着村民灿烂的笑容和幸福的生活,我不禁感慨,门前山沟常作客,访友寄情云水间。乡村之于我的连接,会越来越恒久悠远。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宝鸡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