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儿童文学作家翟英琴的绘本《雨靴》,从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749位作者的103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在第七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年度盛典中被评为原创图画书金鲸奖。这是一本读完让人心灵颤动、有灵魂的图画书。
《雨靴》的文字作者翟英琴在儿童文学领域深耕十余载,可以称得上是卓有成绩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涉猎范围很广,有长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童话、散文、诗歌和绘本等,体裁多样。在创作内容上,既有以儿童视角审视历史的“烽火少年”系列小说,又有对人类未来命运充满忧思的“冒险岛”系列幻想小说;既有轻盈的能带领读者飞翔、对心灵世界进行温情呈现的童话故事,又有弘扬主旋律、贴近生活、真挚感人的《我在春天等你》《乘着星光回家》等观照现实、关注社会热点的现实题材小说。
想象和现实是文学的双翼。翟英琴的作品既扎根生活,立足现实,又拥有瑰丽奇幻的想象,语言清新明快,她用灵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朋友们奉献出一份份优质的精神食粮,深受读者喜爱。
《雨靴》是一本有灵魂、读完让人为之泪目的图画书。红雨靴是小女孩丫丫的靴子,它曾经陪伴丫丫度过了像水花一样美丽、如流水一般欢快的童年时光。但是,随着丫丫长大,红靴子的怀抱已经装不进丫丫的脚了,因此它被丫丫的弟弟小小“继承”。但小小是男孩,他喜欢绿靴子。于是,爸爸给红靴子喷上一层绿色的颜料,将红靴子变成了绿靴子。换了颜色的雨靴又陪伴小小度过了经常下雨的童年。可是很快,小小也长大了,绿靴子的怀抱也装不下小小的脚丫了。于是,雨靴被放到墙根儿,晴天晒太阳,雨天喝雨水,度过了一段孤单落寞的时光。后来,丫丫乘着名叫飞机的大鸟去了远方,陪伴雨靴的,只有飞来飞去的雀儿。但雨靴在时光流转中内心成长了,发现了生命的真谛,不再感到空虚。当丫丫回家时,它变成了一双颜色斑驳、有的地方露出红色、有的地方有了小洞洞的老靴子,被放在墙根儿下,它就像花盆,长满了鲜花。这就是图画书《雨靴》讲述的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富有哲理,启迪人心。
《雨靴》的创意来源于作者对生活某个瞬间的捕捉。翟英琴在其创作谈《总有一些美值得期待》中提到,她曾偶然看到一张图片,那张图片十分简单,一双球鞋被当成花盆,鲜花从鞋口处绽放生长,向着自由的空间延伸,向着蓝天白云舒展。她从这一简单的画面中发现了丰富,在平淡中感受到了浓烈,自宁静中体味到了爱,被深深触动,迫不及待地想为它做点什么,于是灵感勃发,有了这个故事的最初创意。
图画书的黄金元素是文字。《雨靴》的文字虽然简单平实,朴素无华,但却清新优美,亲切有爱,仿佛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吸收了充足的雨水、沐浴了温暖的阳光、渗透了真挚的情感。作者的遣词造句极其用心,并富于童真,“雨噼里啪啦地打在伞上,开出一朵朵水花”“小小穿着绿鞋子,撑开一把绿色的伞,走进雨中,就像一片移动的草坪”“老鞋子怀抱着七彩的花,就像怀抱着一道彩虹”……在《雨靴》中,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这些充满画面感的美丽语言,无不是用儿童的眼光在看世界,颇具韵律之美。
同时,图画书又是文字作者和绘画作者的双人舞蹈。如果说在《雨靴》这本书中,翟英琴是用生命在讲故事,那么画家胖蛇则是用生命在绘画。阅读这本图画书,我不断地感受到画家卓越的技法对我的视觉和心灵产生的冲击:刚拿到图画书时,还未翻开,就从封面上看到了红色的靴子、听到了鸟儿的歌声、闻到了花朵的馨香、沐浴到从透明雨伞下洒进来的阳光,我的心因此充满了温暖,像花儿一样盛开,像鸟儿一样歌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缤纷、浓烈、充实、浑厚……继续阅读,故事仿佛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徐徐向前推进。画面的主体颜色,时而是回忆童年的灰色,时而是沉郁的深绿色,时而是老照片的斑驳,时而是在铅笔灰间抹上的天空的蓝色,时而是缤纷的春天的颜色……在这如走马灯般的色彩变幻中,我就像看宫崎骏的动画片似的,沉浸在一个成长的故事中。读完全书,我被深深地触动,心里想:这老靴子哪儿是老靴子啊,那分明是你、我、他,每一个人生命的写照。它就像是一块多棱镜,不管你正处于哪个年纪,都可以从中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而那变幻的色彩,又如一块一块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在我们的心中激起了一朵又一朵浸透着生命滋味、让人五味杂陈又充满温馨回忆的浪花!
德国蒂莱曼出版社的前社长威特·布莱希特曾说:“如果一本书或一个故事令他们感动,他们会和这本书这个故事一同成长,这也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每一本图画书,都是文字作者灵魂的浓缩、绘画作者审美的绽放。走进图画书,就是走进我们生命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读翟英琴的《雨靴》,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对生命的礼赞。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科幻银河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