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应对疫情困境 税收刺激消费

2022年06月14日 版次:05        作者:刘磊 钱晶晶 刘洋 高楠 常安顺

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中青年占总人口数的57.1%,由千禧一代和Z世代(网络流行语,指1995年—2009年出生,受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组成的印度新一代拥有更好的教育、就业机会。庞大的年轻群体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持续带动印度消费市场扩大。2019年,印度国内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高达72%。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降低,2020年下降至53.8%的历史最低水平,居民消费支出呈负增长态势,导致2021年GDP萎缩1.5%,GDP总量也由世界第5下降至世界第6。为应对疫情影响,印度政府从消费供给、消费需求和消费创新等方面发力,实施了一系列财税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推动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

支持市场主体 保障消费供给

疫情暴发后,印度政府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降低交易成本,做好部分消费品保供稳价。

密集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实施财税补贴,自2020年3月起,对雇员不超过100人的企业,如其中90%的员工月收入不超过15000卢比(1美元约合77.3525卢比),政府将替雇主及雇员缴纳公积金(工资的12%),为期6个月。推出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目的在于提升印度本地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消费品制造水平,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建立完整生态系统。包括免除企业的电费、印花税等,各州还可以通过商品及服务税(GST)退税对该计划受益人进行补贴。受鼓励行业的合格申请人,可以是本国公司也可以是外国公司。扩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的覆盖范围,取消过去将制造业和服务业分类定义的方法,降低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使更多企业有机会享受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例如,2021年修订了《公司法》对“小企业”的定义,将实收资本的门槛从“不超过500万卢比”提高到“不超过2000万卢比”,将营业额从“不超过2000万卢比”提高到“不超过2亿卢比”。调整破产清算条件,将违约门槛由10万卢比上调至1000万卢比,防止中小微企业被迫进入破产程序。

做好民生特需保供稳价。免征疫情防控药品和医疗器具部分税费,在2021年7月31日之前,对进口新冠疫苗、医用氧气及附属器具、呼吸机和配件免征进口关税和卫生税;在2021年10月31日之前,对进口抗疫药品瑞德西韦(Remdesivir)和原料免征进口关税;2021年9月30日之前,对列明的部分新冠防疫医疗用品,临时下调GST适用税率;对进口并无偿捐赠给政府或相关救助机构的部分新冠防疫医疗用品实行限期免征GST。降低部分商品进口税率,2021—2022财年,半成品钢材、扁平材、非合金长材、合金和不锈钢的进口关税统一下调至7.5%。同时,为减轻中小型金属回收企业的负担,取消废钢进口关税,将废铜进口关税从5%下调至2.5%;还撤销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减轻税收负担 提振消费需求

围绕居民、企业两大国内消费主体,印度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成本,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企业消费支出增长,促进国内消费需求整体提升。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2021—2022财年,印度发布20万亿卢比的经济刺激计划,向失业者和低收入阶层提供经济补贴。据了解,2020—2021财年,食品补贴仅为11.5 亿卢比,而2021—2022财年达到42亿卢比,增长265%。降低个人社保支出,将企业雇主及雇员缴纳公积金比例由12%下调至10%,将员工个人公积金(PF)缴款起征点从25万卢比提升至50万卢比。推动个税改革,在保留50万卢比扣除额的基础上,个人所得在25万卢比以下的免税,所得在50万~70万卢比的,税率减半至10%;所得在70万~100万卢比的,税率从20%降低至15%;父母或监护人年满60岁的纳税人,可以在与父母或监护人共同生活期间,获得年金或一次性奖金的税收减免。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个人借入资金用于消费、购买股票或任何其他非住宅资产的,允许借款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全额扣除相应利息。若借款人出售贷款购买的资产,支付的利息也可作为购置成本从资本利得中扣除,从而减少资本利得税应纳税额。

鼓励企业投入消费。为企业提供经济激励,刺激经济尽快复苏运转,以扩大就业,通过市场力量来解决消费问题。2020年5月14日—2021年3月31日,对企业支付给居民纳税人的除工薪以外的款项(如利息、股息、租金、佣金等)的预提税率临时调减25%。自2020年5月开始,办理对慈善信托、非公司企业和职业人员所有应退税款。扩大社保优惠政策享受范围,将社保税费优惠政策享受面首次扩大到零工平台工人,最低工资将适用于所有类别工人,由国家雇员保险公司统一承保。加大对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入税前扣除力度,对11项特定业务(如建立和运营冷链设施、农产品仓储设施、内陆集装箱堆场、货运站或仓储设施,储存糖、养蜂业以及蜂蜜和蜂蜡生产,铺设和运营跨国天然气或原油管道,以及建设配送网络及存储设施)在开始经营当年所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允许100%所得税税前扣除;在印度建设和经营二星级或以上级别的酒店或建设和运营拥有至少100张床位的医院的投资方也可享受扣除政策。此外,参与政府指定的贫民窟重建或修复,或由中央、州政府主导开发和建设的房产项目的投资方也可享受扣除优惠。

强化政策引导 优化消费环境

印度政府利用财税政策引导完善消费支撑体系,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拉动新的消费增长热点。

降低商品流转成本。加快GST补偿金返还进度,2020—2021财年,印度中央政府合计向各邦发放6525亿卢比补偿金,用于鼓励地方政府推行GST,降低商品及服务跨区域流动的税收成本。谋划消费税改革,简化税制结构。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印度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格达到创纪录高点,并影响印度多数家庭预算。现行的印度消费税体系导致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为此财政部部长西塔拉曼领导的GST小组正推动对当前的消费税进行全面改革,形成结算更简便、税率更低平的消费税架构,从而降低社会消费成本。

促进数字支付模式。印度2021—2022财年预算专门拨出150亿卢比用于促进数字支付模式及其生态系统构建。印度2022—2023财年预算提出,针对数字资产转让收入征收GST,超过一定门槛的转账将被预扣1%的税款,用于促进线上商业的健康发展。

培育新消费热点。鼓励新能源设备生产,延长太阳能组件和5G基础设施税收优惠期限,扩大优惠税率享受范围,对以上领域的初创企业将15%的优惠税率延长至2023年3月31日。促进电动汽车消费,印度个人使用的汽车被视为奢侈品,消费者不会从汽车贷款中获得任何税收优惠,但选择贷款购买电动汽车的人,在2023年3月31日前有资格就贷款金额支付的利息获得15万卢比的税收减免。购买电动汽车还将享受GST税收优惠,政府已将税率从之前的12%降至5%。

印度政府从财税政策刺激入手,对冲疫情影响,拉动国内消费恢复性增长。印度央行的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信心持续上升。2021—2022财年,消费总额增长7.0%,私人消费有显著改善,恢复到疫情前相应水平的97%。环亚经济数据(CEIC)也反映出这一趋势,2021年12月,印度私人消费支出为5295.30亿美元,比2021年9月的4507.32亿美元有所增加。

(魏龙妹、何园园、章晟、李苗苗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