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活跃在大湾区的“金牌团队”

2022年07月04日 版次:03        作者:许高婕

黄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0月,现有骨干成员14人,40岁以下青年占比76.2%,是广东省税务系统首个被省总工会命名的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1年获选“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工作室领衔人黄丹,男,壮族,1975年11月出生,2002年5月参加税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好家庭、广东最美退役军人、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东省东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企业在此扎根。服务湾区发展,东莞税务系统急需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为此,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将分散在33个镇街基层税务部门的青年干部凝聚起来,成立了黄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缘起:一个人的“网红窗口”

优秀的团队,需要一个好的领头人。提起黄丹工作室,东莞市税务局税务人员都会首先讲起工作室领衔人黄丹的故事。

在记者看来,黄丹有些“传奇”。黄丹本是军人。1998年,军人黄丹因在长江抗洪抢险任务中表现突出而火线入党。2002年,他退伍后到原东莞市国家税务局望牛墩分局工作,在一线服务纳税人。但就是这么一个被纳税人误以为“看门人”的税收门外汉,凭借一股韧劲,苦学税法、计算机、公文写作等知识,迅速成长为税收岗位能手。

领导们发现了这位人才,安排他在办税服务厅工作。黄丹不负众望,在金税三期上线、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减税降费等重大税收改革中,凭借过硬的业务技能完成了一项项任务、攻克了一项项难题。

“黄丹有一手绝活儿,只要你进了办税服务厅,他看一眼你手里的资料就知道你要办什么业务了。”东莞盛丰公司财务负责人叶雅愉称赞道,“每次去办业务,他都会悉心指导,是我们企业办税人员的知心大哥。”

“2016年,黄丹所在的5号窗口是我们分局的‘网红窗口’,许多纳税人一进门就直奔5号窗口办理业务,甚至有纳税人跨了3个镇区来找他。”时任望牛墩分局办税服务厅主任的陈建超说,在办税服务厅,黄丹不仅能将税收政策和办理流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纳税人,还通过自学掌握了粤语、客家话等多种当地常用方言,有效解决了服务乡镇老人时因语言不通导致的办税难问题。

在大家眼里,黄丹不仅是业务上的“好榜样”,还是热心公益的“大善人”。他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坚持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一笔钱来助学。多年来,他先后100多次奔赴5个省区25个市县的贫困山区,开展助学考察。作为“东莞好人志愿服务队”“东莞市阳光公益服务中心”等多个公益爱心组织的创始人和优秀代表,黄丹通过牵线搭桥,资助了1500多名困难学生。“山里面的孩子可能因为我们的一份关爱,人生便有了希望,这是我坚持助学的动力。”黄丹说道。

黄丹的精神感染着身边人,2014年,他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黄丹身上具备的劳模精神,正是我们干部队伍所要发扬的。”东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光涛说,正因为如此,2014年该局创建黄丹劳模工作室,希望利用工作室聚合全系统的力量,打造一个激发创新活力、提高队伍创新能力,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办好事的新平台。

护航: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工作室成立后,黄丹一门心思发挥示范作用,希望带领更多优秀干部成长成才。作为东莞市总工会劳模宣讲团的宣讲员、广东省税务干部学校“税务青年说”和东莞市税务局“道德讲堂”的专职讲师,黄丹组织工作室成员打造了“青锋研学社”学习品牌,并在市税务局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以黄丹、国家税务总局兼职教师黄伟波等优秀干部为导师的青年干部“护航”团队。

“我们希望把优秀干部聚集起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黄丹介绍,工作室每季度结合时政热点开展“税之大事”建言会和“学习悦读”分享会,定期举办“三师”考霸分享活动、“信息化卓越人才培训”等,构建起了“读、讲、研、干、比”五位一体学习体系,吸引了东莞市税务系统超700人次青年干部参与。

“机构改革那会儿,不少来自不同税务部门的同事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喜欢到工作室来聊聊天,讲讲心事。我便组织了‘暖心谈心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迅速融合成‘一家人’。”黄丹说,工作室组织开展多场纳税服务融合讨论会和“家”文化活动,有力推动了人合、力合、事合、心合。

如今,黄丹工作室汇集了越来越多的三师人才、业务骨干和岗位能手,他们在这里成长成才。80后干部刁帅敏是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在黄丹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会深入倾听群众的心声,急纳税人所急,想纳税人所想。”回忆起在工作室学习成长的经历,刁帅敏感触很深。几年时间,他已经成长为纳税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新打造了局长“码”上办问需平台,让纳税人“扫码”即可向基层税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提意见、明诉求、表心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为纳税人缴费人纾困解难超3600条,并在2021年度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中获第二名,成为广东党政部门便民服务的创新“样本”。

攻关:不断迸发活力的团队

“很多外企到粤投资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不熟悉中国的税收政策和税收体系。”最近,黄丹工作室针对外企对政策服务的需要,召开税收宣传座谈会,联合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群体,向外资企业广泛宣传中国税收政策和近期推出的税费优惠政策。

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共性问题,积极开展调研,与相关业务科室一起创新攻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黄丹工作室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黄丹工作室集结的青年岗位能手,覆盖多个业务线条。不久前,针对企业在“非接触式”办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们走访纳税人缴费人,分析研判办税缴费过程中操作难度大、步骤复杂的业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云辅导”攻略,通过微信公众号、税企短信平台等发布。“云辅导”攻略推广以后,得到了一致好评。东莞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钟静敏说:“现在我们办税缴费,都会先去税务公众号看看攻略,很轻松就学会怎么操作了。”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是黄丹工作室的高效工作法。一次,东莞高美电子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周小姐反映:“办理退税的时候,我们要填写一堆纸质材料,一不小心就填错。不仅如此,还容易带少带错资料。”

纳税人反映的问题引起了黄丹工作室的注意。近年来,东莞退库业务量呈指数式增长,由2018年的10万笔激增至2021年的160多万笔。办理退税资料多、耗时长、程序多,是困扰许多纳税人和税务人员的一个“堵点”问题。工作室成员立即开展调研,及时向东莞市税务局相关业务科室反映问题。随后,东莞市税务局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和攻坚工作,推出了退税业务“新法宝”——“莞慧退”平台,将多个退库业务模块进行“一揽式”集成,推动全流程无纸流转、实时传送、自动开具、智能复核,实现“单平台、一窗式”办理,切实提高了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的便利度。

近期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速落地,工作室组建青年助企团,利用税收大数据,按照“一企一策”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台账,并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的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新政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不漏一户。

“公司运营成本增大、资金回笼速度减缓,同时正进行的厂房扩建工程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在困难之际,黄丹工作室的青年助企团主动向我们讲解了缓缴税费政策。”东莞富锦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亦说,公司目前已成功享受到228万元的税费缓缴,这相当于多了一笔无息贷款,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我们要继续精于专业、创新攻关。”黄丹说,他和工作室的伙伴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凝聚东莞税务合力,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