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开:“草鞋书记”的税收缘

2022年07月04日 版次:05        作者:本报记者 何国刚 通讯员 陈永康 杨述伟

周永开,四川巴中人,1928年生,1945年8月入党,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开展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离休后,他又带领群众植树造林、脱贫致富,与税收结下深厚的缘分。

达州,地处四川东部、巴山南麓,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这里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22位共和国将军,走出了10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也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和周永开这样的时代楷模。

“党是我一生的追随”

“党是我一生的追随。”回忆起往事,周永开的这句话令人动容。

入党77年来,周永开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解放战争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做出了骄人业绩,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

“因为我以前经常穿着草鞋下乡跑田坎,老百姓就喊我‘草鞋书记’。”提起这个称呼,周永开笑着解释说。

始终为群众办实事,是周永开心里化不开的“党群鱼水情”。

新中国成立后,周永开先后担任巴中县委书记,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这两个地方均处于大巴山深处,常年干旱。为了更好地开拓建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周永开和其他党员干部一起规划兴建了化成水库。在此期间,周永开常常步行10余公里到达工地,和老百姓一起挑土方、修水库。晚上回来已经十分劳累,他还要连夜开会,研究工程进展。

“因为追随党、感党恩,所以要把党交办的工作做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年“七一”是党的101岁生日,周永开再次动情地说,“在信仰之路上,我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共产党员没得离退休”

离休后,周永开用30年的时间,把这句承诺镌刻在了万源市花萼山的一草一木中。

花萼山,地处嘉陵江和汉江源头的秦岭山中,被誉为“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周永开还在任时,有一次到花萼山调研,发现当地村民因为穷,把一棵棵树都砍掉当柴烧,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1993年正月初九,离休后的周永开,冒着大雪专程来到花萼山,与另外两位退休干部一起在山上租下两间茅草房,从此开启了漫漫“护绿”路。为此,他走遍了花萼山所在的乡镇村社,挨家挨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头发动当地村民坚持植树造林。自己更是出资3万多元购置树苗,种下一片“清风林”。

2007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花萼山不仅成功造林800余亩,“清风林”也长成了500亩的层峦叠翠。

最近这些年,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周永开十分关心的“课题”。今年1月,达州市设立“花萼永开”环保公益基金,周永开捐赠了首笔公益款15万元。据周老介绍,接下来他还打算依托花萼山上的村委会办公点,成立一所生态微学堂,争取凝聚起更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

“时间过得很快,以前上山健步如飞,现在有些费劲了。”周永开说,“共产党员没得离退休。我现在主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应邀到各单位上党课、作报告,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另一件就是继续护绿,为守护绿水青山尽一份力。”

难解的税收之缘

仲夏时节,花萼山如诗如画的一山风光里,一种致富的“金饽饽”正在泥土里拔节生长着。

万源萼贝,因产于花萼山而得名,素有“川贝甲全国,萼贝冠全川”之称。谈起当年种植“致富宝贝”萼贝的经历,周永开记忆犹新:“刚开始萼贝的种植,都是一家一户,品质、销售、规模都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后来,我们尝试以合作社的形式,让萼贝的生产、销售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很快,在花萼山项家坪村,萼贝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川映萼贝专业合作社成立,产销的链条畅通了,村民们的劲头也足了。如今,萼贝的年产值达到数百万元。

“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服务。”交流过程中,周永开主动向记者说起税收。在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过程中,他一直非常关注税收政策。

周永开说,国家税务总局万源市税务局的同志多次到村里宣传税收政策,还为企业发展、村民致富出谋划策,为萼贝销售牵线搭桥。他表示,合作社享受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

采访中,记者向老人介绍起今年国家出台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陪同采访的税务干部还现场估算了合作社今年可享受的税收优惠。听到这些消息后,周永开连连称好。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一直以来,周永开都十分关心税收工作,关心青年税务干部成长。

2021年5月,达州市税务局启动“青廉工程”活动,税务青年干部来到周永开家,听老人讲述红色故事。“你们都是税收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要永远保持对党、对人民、对税收事业的无限忠诚。”周永开当场寄语税务青年干部,希望大家结合本职工作,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职责使命,将红色税收精神代代相传。

2021年9月,达州万源市税务局在花萼山项家坪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特邀周永开为大家讲授党课。周永开结合自身的奋斗故事,衷心告诫大家时刻不忘挖井人、时刻不忘共产党,特别提到共产党人要有理想信仰,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近年来,周永开共为税务系统讲授党课20余次,无数党员干部从他的话中汲取到人生智慧和力量。“周老至今仍住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分配的房子里,家具家电也很少。他用实际行动引导我们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达州市税务局青年干部童帅茗说。

此次采访即将结束时,周永开也对税收事业深情寄语。他说:“税收是国家的血脉,是民生的保障。希望税收的职能作用发挥越来越充分,税收的基础保障作用越来越坚实,税收的为民情怀越来越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