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尔”激励我前行

2022年07月04日 版次:07        作者:刘建飞

“亲爱的同志们!我们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是生龙活虎、精力充沛的战士,随时准备到最艰苦、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吧……”每次读《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我都像第一次读时一样,百感交集,热血沸腾。

《把一切献给党》是于1953年出版的吴运铎自传体小说,全书以吴运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共和国的枪炮制造史为线索,讲述了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优秀战士的感人故事。面世近70年来,这本书累计发行超过1500万册,还被译成俄、英、日等多种文本,教育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吴运铎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人,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特别喜欢读各种英雄故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保尔·柯察金的这段话,早就被我背得滚瓜烂熟。最早接触《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是上中学时,班上的一位同学问我知不知道“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他可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吴运铎为什么是“中国的保尔”?带着这个问题,我第一次翻开了《把一切献给党》。对于我这个从小就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人来说,吴运铎试制各种枪炮时的3次负伤经历,多次行走在死亡边缘、顽强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深受震撼。

第一次重伤是因为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了他的左脚,后来伤口发炎,他发高烧40多度,左腿感染。医生挖去他腐烂的肌肉,在他的踝骨处留下一个月牙形的大洞,吴运铎不得不拄着双拐走路。第二次重伤是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他从报废的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用水浸过,但雷管还是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15天。第三次重伤是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他和吴屏周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吴屏周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了,脚趾也被炸掉一半……

读完《把一切献给党》,我从中找到了吴运铎为什么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答案。

走上工作岗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当我再次重读《把一切献给党》,我对吴运铎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热爱祖国、献身军工的精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精神;坚定信仰,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从参加革命时起,吴运铎就立志要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1938年,吴运铎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前他就向党组织表示:“我认识到,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就是终身最大的幸福。我要把自己完全交给党,听党的话。”

吴运铎一生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他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制设备和材料,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军研制出各式武器和弹药。小说中描写了吴运铎一次拆除定时炸弹的经历,“我的心怦怦乱跳,眼看着这巨大的炸弹,好像立刻就要爆炸,我立即就要粉身碎骨了……”“如果我不拆,就得别的同志来拆,不是同样也会碰到危险吗?临阵脱逃,不仅是懦夫,而且卑鄙。死又有什么可怕?活着就要完成任务,死了就算革命到底!”看似一段轻描淡写的独白,实则是超越生死的豁达,心中如果没有党、没有人民,又怎会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制造武器、确保前线作战需要,吴运铎失去了左手、左眼,右腿被炸残,身上留下伤口100余处,但他依然坚持工作在一线。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在国家重要兵工岗位任职,并主持了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重要贡献。

他为了做好工作,即使身在病房,仍在绘制设计图纸,整理心得笔记,心里时刻装着工作。他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时代在变迁,世界在变化,但吴运铎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吴运铎生前曾任原国营447厂(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前身)总工程师。为了纪念吴运铎,有关部门在包头市的北方兵器城里建设了“永远的丰碑——吴运铎事迹展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包头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人在这里驻足沉思,接受心灵的洗礼。

2016年11月,趁着在呼和浩特市参加业务培训的间隙,我专程来到包头市,参观了吴运铎事迹展馆。展馆内,吴运铎塑像后的红色墙面上“把一切献给党”六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站在吴运铎塑像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展柜里的武器陈列、展板上的图片和资料,让《把一切献给党》书中描述的种种场景顿时生动和立体起来。展馆里还保存着各种版本的《把一切献给党》,虽然有的版本已显陈旧,纸张泛黄,但弥足珍贵。

从我第一次读《把一切献给党》到现在,20年的时间已经匆匆流过。从吴运铎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他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始终对党忠诚,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严格要求自己,把一切精力用在工作中,传承好红色基因。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巴林右旗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