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优惠支持西藏传统手工业

2022年07月06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姜文婷 通讯员 巴桑扎西 卓玛拉姆

“我们公司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就遇上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凡是我们公司适用的税费政策,税务干部第一时间上门为我们辅导,‘量身打造’的服务就像定制的藏袍般舒适。”日前,从事民族特色纺织品制造和销售的西藏古岭康嘎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单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西藏拥有很多古老的民族手工艺术,它们风格迥异、独具民族特色,是中华传统手工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藏毯、藏香、唐卡、藏式家具及藏式建筑图画绘制为代表的民族手工艺品,令无数游客为之着迷,民族手工业已发展成为西藏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

在拉萨,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民族手工业中小微企业,在税费优惠政策等的扶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国家的好政策越来越多了”

独特的织法,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纹样,使手工藏毯成为世界三大名毯之一,同时也深受区外来藏游客的喜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藏游客人数减少,线上销售渠道受限,导致我们的藏毯销量和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拉萨市城关区地毯厂经理德吉说。在了解德吉最近的苦恼后,国家税务总局拉萨市税务局北城税务分局第一时间组织业务骨干到德吉的藏毯厂,围绕制造业小微企业税费缓缴政策和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藏毯厂财务人员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原来,德吉的藏毯厂符合增值税、“六税两费”、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条件,今年预计能享受6万多元减免。

德吉满怀希望地说:“因为疫情,游客的光顾少了,但国家的好政策越来越多了。我们会把税惠红利用在‘刀刃’上,研发更多富有特色的藏毯产品。现在旅游业逐渐回暖,入藏游客数量增加,我相信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匠心之路,税务相伴

罗布占堆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白纳锻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他打破白纳锻铜技艺“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广收学徒,并于2012年在拉萨市达孜区成立了西藏罗占民族手工艺发展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白纳锻铜技艺传习基地,招收学徒300余名,为40余名周边村民解决就业。

“我们公司去年享受了近10万元的税收减免。在传承和发扬民族特色技艺的路上,税务部门一直同我们朝夕相伴,税收政策的红利也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扶持着我们。”罗布占堆的弟弟,白纳锻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普次仁笑着说,税务部门一直非常关心公司的发展,每当有适用于公司的税费优惠政策出台时,达孜区税务局干部总是第一时间上门,用藏语为其宣传讲解。达孜区税务局负责人桑旦多吉说:“白纳锻铜技艺是珍贵的民族手工艺术,我们一直很重视该公司的发展。我们希望能用贴心、及时的纳税服务帮助其及时、准确地理解税惠政策,更好地享受税惠红利,为传承发扬民族手工艺术出一份力。”

前段时间,达孜区税务局干部带着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再次来到企业进行政策宣讲辅导。“我们打算继续招收学徒,之前经费比较紧张,现在好了,税惠红利到账,扩招经费有着落了。”普次仁高兴地说,“感谢税惠政策的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用匠心做好民族手工艺产品。”

据了解,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拉萨市税务局西城税务分局分门别类归纳出辖区内的企业名单,为新办民族手工业小规模企业提供一对一培训辅导,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并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响应纳税人的诉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拉萨市注册登记的民族手工业企业有26家、合作社105家。近年来,在税务等部门的支持下,拉萨市民族手工业企业不仅在销售收入、产值、职工人数等方面实现稳步上升,同时还将现代化的培训和生产流程融入民族手工艺中,产品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