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问卷调查引发5100多名网友“围观”

2022年07月08日 版次:07        作者:实习记者 袁飞 本报记者 覃韦英曌

■链接

企业重组前,是否有必要打足税收提前量?7月5日,围绕这一话题,《中国税务报·纳税服务专刊》联合本报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在24小时内引发5100多名网友“围观”,并有291人填写了问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8%的受访者认为,重组前打足税收提前量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17.87%的受访者表示,曾经亲身经历过因对税收事项考虑不足,导致重组暂缓或失败的案例,65.98%的受访者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曾经听说过这方面的案例。基于此,超过98%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重组前,有必要提前设计税收方案。其中,83.16%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15.1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此外,有0.34%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还有1.37%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

对于企业应在什么时候设计税收方案,62.89%的受访者认为应在“有重组意向时”,27.15%的受访者认为应在“重组立项前”,9.28%的受访者认为应在“重组启动前”,还有0.69%的受访者认为“想起来再说”。

对于企业在考虑重组方案时应注意的事项,82.47%的受访者认为“应注意基本情况”,92.44%的受访者认为“应注意税收成本”,95.53%的受访者认为“应注意相关税收政策”,97.25%的受访者认为“应注意潜在税收风险”。还有14.09%的受访者认为,应注意重组后企业正常运营的税务成本、公司领导的风险承受能力、交易各方的意愿等。

对于如何评价重组前的税收方案,公司管理层认可、税务局认可、事后无风险、合理合法节约税收成本等都得到受访者的关注,投票占比分别为63.57%、70.79%、84.88%和91.41%。从调查结果看,和其他评价标准相比,能否“合理合法节约税收成本”更被看重一些。

关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企业重组方案设计不多的原因,77.66%的受访者认为是“公司管理层不重视”,62.89%的受访者认为是“出于保密需要”,60.48%的受访者认为是“公司管理层为了节约费用”,还有14.09%的受访者认为是其他原因,包括企业忽略财务税务作用,重组政策比较复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