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大企业顺畅、合规获得留抵退税,各地大企业税收部门积极行动——

发挥“总对总”优势 做细“点对点”服务

2022年07月08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和晓兰 孙文胜 陈显信 通讯员 张继军 罗玉婷

在刚刚过去的6月纳税申报期,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等多家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分别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留抵退税申请,并很快收到留抵退税款。据悉,为帮助大企业顺畅、合规获得留抵退税,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统筹指导各地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全方位发挥“总对总”优势,做细“点对点”服务。

签订遵从协议,税企深度合作

6月上旬,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下属4家大型项目公司提交了留抵退税申请,合计收到留抵退税款13.83亿元,平均办理周期不到2个工作日。云南建投集团副总会计师尚中凯告诉记者,企业顺畅收到留抵退税款,要得益于一份同税务机关签订的《留抵退税遵从合作协议》。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局纳税服务科负责人罗畅介绍,从前期的分析预估情况来看,云南省千户集团企业留抵退税金额较大,16家总部在滇的千户集团企业可能产生的留抵退税金额,在云南省2022年全部留抵退税金额中的占比约为36%。考虑到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管控力强,同时传导效应快、人员素质高、遵从意愿强,基于“总对总”管理模式,云南省税务局与当地16家涉及留抵退税的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留抵退税遵从合作协议》,明确税企双方责任义务,确保留抵退税“三直达”“三保障”,即退税企业名单直达、风险提醒直达、涉税诉求直达,保障及时自查风险、保障退税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保障及时退回不符合条件退税。“这份协议能够帮助企业依法合规适用留抵退税政策,防范成员企业发生退税风险。”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董明说。

签署协议后,云南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向16家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可能符合退税条件的410户成员企业名单,同时下发了《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告知函》,结合行业类别、规模体量、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纳税信用和法律责任等关键条件深入解读政策,帮助企业提前了解整体的留抵退税情况,合理开展资金统筹工作。同时,云南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还根据以往的风险管理情况,向企业推送了50余个进销项常见风险点,方便总部指导成员企业加强涉税风险筛查。

记者了解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与12家大企业签订了纳税服务与留抵退税遵从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税企互动,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动态精准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此外,北京、天津、湖南和重庆等地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通过编制政策指导手册、组织退税业务培训会、畅通电子税务局退税申报渠道等方式,确保相关企业提前熟悉政策,顺畅合规享受优惠政策。

了解企业诉求,精准解决问题

自大规模留抵退税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托现有的首席联络员制度、税企恳谈会、大企业跨区域协调服务工作机制等服务举措,了解企业涉税诉求,疏通堵点难点,帮助企业顺利退税。

6月中旬,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近5000万元的存量留抵退税款。企业税务经理冀琳娜表示,一次性退还全部存量留抵税额,有助于企业资金回流,在带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起这次申请留抵退税的过程,冀琳娜告诉记者,天津市税务局和主管税务机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重点审核其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数据、研发和技术服务收入占比等情况,避免企业因行业划分问题无法适用留抵退税政策。此后,天津税务部门还帮助企业精准测算退税数据,实时跟踪各环节进度,确保留抵退税款安稳“落袋”。

位于陕西省的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在今年留抵退税申请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根据政策要求,企业申请办理留抵退税之前,需要完成出口退税业务的办理。中石油测井公司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出口退税业务时,显示“自检比对错误”,随即向陕西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经进一步核实,发现企业以前年度办理的两笔线下业务数据无法自动带出。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积极联系出口退税系统顾问,搭建测试系统,中石油测井公司配合税务机关开展问题梳理和功能测试。在税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系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企业顺利办理了出口退税和留抵退税业务,退税资金已经全部到账。

加强分析研判,防范税务风险

最近,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康杰带领财务团队,系统梳理了今年成员企业申请留抵退税的情况,发现部分成员企业存在一些潜在税务风险。比如,有的成员企业因首次办理留抵退税业务,出现不熟悉申请流程、取数有错误的问题,有的新设成员企业则因纳税信用等级为M级,没能第一时间提交留抵退税申请。在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主管税务机关的共同帮助下,天津食品集团及其成员企业的税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帮助大企业筑牢留抵退税风险内控“防火墙”,是重庆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为此,该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留抵退税专项工作小组,基于税务风险体检等已有纳税服务产品,为大企业提供留抵退税预审评估,预判企业可能存在的退税条件不符、不计少计收入、多计进项税额等风险点。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出现对企业划型把握不准确的情况,并提交了留抵退税预申请,在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的辅导下,该企业准确地进行了划型,合规取得了30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

北京、陕西、云南等地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部门同样注重对留抵退税风险的防范。针对2021年纳税信用等级预计升级的企业,安排专人辅导,在纳税信用等级发布后,引导纳税人申请退税;形成审核操作指引、风险防控指引,严格履行审核和风险防控程序,在初审、复审等环节认真核验企业申请数据;依托税收大数据,搭建一体式风险分析应对虚拟团队,以一体式管理机制为支撑,实现各业务环节、各管理层级一体式防控,提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整体风险防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