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减税落实处 高新企业“惠”更好

2022年07月11日 版次:03        作者:陈艳华 陈仁辰 本报记者 周宁

高新技术企业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实施,点燃赣企创新引擎。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在扶持研发创新、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民纾困解难上持续推出硬举措,将退税减税红利装进高新技术企业“口袋”中,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加速跑”。

企业出海扩大“朋友圈”

欧美、中东、东南亚……江西瑞一韵承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贸“朋友圈”近年来不断扩大。作为江西省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公司坚持创新,制造的汽车铝合金轮毂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在我们资金紧张时,税费支持政策送来‘真金白银’,帮助我们保住了海外订单。”该公司负责人吕岩寿说,公司近期全力赶产欧洲订单,资金出现紧缺,抚州市税务部门积极辅导公司享受了514.84万元的出口退税,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今年5月,江西省税务局出台关于支持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全力落实鼓励对外投资、出口贸易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江西省税务局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宣传维度,全面推广出口退税电子退库,实现90%以上的出口退税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平均办结时间进一步压缩,大幅精简出口退税相关业务表单,使“免填报”数据项目比例提高至70%。

“退税时间越来越短,办理方式越来越便捷。”江西盛泰精密光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丁苏琴对出口退税的高效点赞。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2021年在摄像模组行业国内出货量排名第五位,全球出货排名第十二位。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办理出口退税2331万元,是去年全年出口退税额的近4倍。丁苏琴说,接下来公司将扩大产能,引进15条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年产6000万颗高端摄像模组项目,不断扩大外贸“朋友圈”。

企业创新“展翅高飞”

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关键。今年上半年,中久光电产业有限公司在江西赣江新区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20.87万元和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609.60万元。“一波波税费支持政策为公司研发提供了资金‘活水’。”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小翠说,“公司计划把这笔退税减税款用于加大研发力度。”

据悉,江西省税务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一方面利用税收大数据建立税费优惠标签体系,智能分析企业适用政策,开展靶向宣传,并开通税费服务“直通车”,让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另一方面协同财政、银行、政务服务等部门,通过网格化管理、包保到户的方式精准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今年上半年,我们共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2930.26万元,这笔资金帮助公司完成了二期项目建设。”据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在税费支持政策的帮助下,公司将逐步建成20万吨以上固废处理规模的全流程生产平台,力争2025年之前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

企业脱困步入正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面临多重挑战。为了让国家政策“好雨”转化为润企“活水”,江西省税务局综合运用“退、减、免、延、缓”政策措施,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一窗式”优化服务、“一键办”加快退税、“一体化”防控风险,切实落实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阻,产业链和供应链紧张,重要原材料进不来,公司生产几近停滞。”江西省希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元卫青说,“税务部门上门辅导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我们享受了40.36万元的留抵退税,这笔钱维持了公司日常运转。”

如今,该公司已重新步入正轨,持续专攻电机瓦、高速瓦等滑动轴承的研发制造,成为全国建材行业轴瓦标准起草单位。元卫青介绍,新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