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徒弟度过“工作习惯养成期”

2022年07月18日 版次:05        作者:口述:罗豫 整理:颜宏 贺艳

我是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南川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的一名税务干部,在窗口一线已坚守了将近26年。这些年来,我带过好几个徒弟,其中吴凡是我带过时间最长的一个。

两年前,吴凡刚到办税服务厅时,就跟着我学习综合岗车辆购置税专窗业务。可以说,我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师傅。我深知,刚参加工作头一两年正是“工作习惯养成期”,师傅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他对工作的直观感受,甚至影响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我既要做好他业务上的“领路人”,又要做好他思想上的“校准器”,如此才能帮助他更好地成长进步。

帮他放下包袱

窗口工作比较琐碎,刚开始吴凡一度有些焦虑,担心政策不熟悉,回答不上办税人员的问题;担心操作不熟练,被办税人员催促。为此,他主动找到我倾诉。

作为过来人,我很理解他。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起点高、基础好,学习税收政策和业务操作并不难,需要的只是时间和信心。为此,我开导他说,从陌生到熟悉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关键要懂得如何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我帮他找来税收专业书籍,还复印了我平时工作中记录的操作要点,叮嘱他多看多学。

去年7月的一天,某物流公司的办税人员带着厚厚一摞资料焦急地来到窗口。原来,因车辆合格证信息与车管所公告信息不符,该公司100辆已缴纳过车辆购置税的挂车无法上牌,必须先办理退税。

100辆挂车的退税流程并无复杂之处,但工作量不小。看着吴凡脸上略微犯难的样子,我开玩笑地说:“别看这只是100笔普通的退税业务,不及时办理,这家公司损失可不小。就像我们的窗口工作,别看它普通,却一头关系着国家税收安全,一头关系着税务部门的形象。”吴凡明白了我的意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也有重要的价值。

给吴凡提要求的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先做到。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吴凡也在发生着改变:在纳税人不理解而反复询问时,他有了更多耐心;在纳税人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时,他会主动跟进想办法解决。对于这些变化,我看在眼里,自豪在心里。听到办税人员对他的夸奖,看到纳税人写给他的感谢信,我比吴凡还高兴。

教他“眼里有活儿”

我一直认为,要做好工作,主动性必不可少,但一开始,吴凡更多的时候只会依照流程开展工作,主动性不够。这也是一些新入职年轻人的通病。

(下转B3版)

(上接B1版)

为了锻炼他,我有意识地带着吴凡“主动找活儿”。比如遇上纳税申报期,我们常常会看见综合岗的其他窗口排起长龙,纳税人等得心急,窗口同事也忙得没时间喝水。我便和吴凡一起找到综合岗的同事,学习纳税人信息确认、纳税申报等业务,以便在业务高峰期帮他们分担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业务。

后来有一次我休完公休假回来,发现吴凡的电脑上贴了一张写着“每日跟进”的便笺。询问后得知,原来是有个纳税人在买完车后,本人及销售方分别在两地申报缴纳了车辆购置税。因系统原因,销售方在窗口申请退回的多缴税款未能及时到账,有些不满。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后,吴凡主动记下了销售方的联系方式,每天跟进退税进展并及时反馈最新情况,让销售方的情绪缓和了不少。

在这件事上,我看到了吴凡的进步,他已经学会了融入思考、主动作为,而我也慢慢可以放手了。

和他多点儿亲近

吴凡的家在外地,平时身边没有父母照顾,又新到一个环境,难免会感到孤单。他几乎和我女儿同龄,在我眼里,他既是我的徒弟,更像是我的孩子。于是,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多给予他一些关心。有人甚至笑称,我就像他在南川的妈妈。

闲暇时,我常常和他分享自己刚参加税收工作时的往事和心路历程,他也会主动和我倾诉工作中的压力和困惑。每次我都会认真倾听、积极开导,努力帮助他尽快度过迷茫期。他也常常教我办公软件的快捷操作,或者如何在学习兴税平台上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慢慢地,我们彼此间建立起一种轻松愉快、亦师亦友的关系。

不惧岁月漫漫道阻长,唯盼花开四季芳香溢。这是我对徒弟美好的祝愿。如今,吴凡已从初入办税服务厅时的懵懂小伙,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在生活中他也更加阳光积极。我想,这就是师傅的价值所在吧。

■有话说

徒弟吴凡:我很幸运,进入税务系统不久就跟着师傅罗豫学习业务。窗口工作琐碎而普通,但她依然能够20多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对纳税人的热心。还记得刚到办税服务厅时,青涩稚嫩的我常因如何让纳税人更加满意而烦恼,师傅用真诚的笑容、温柔的话语、熟练的业务和周到的服务给我作出了最好的示范。正如很多纳税人在感谢信中所言,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师傅为榜样,每天进步一点点,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