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非常典型的严厉型父母,在20世纪40年代,他们是当时镇上为数不多的具有高中学历的“文化人”,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从我记事起,父母对我们姐弟三人就一直高标准严要求,言传身教督促我们认真读书、规矩做人。
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工作内容繁杂琐碎、事无巨细,但是几十年来,他在工作中从未出过差错。他常常教育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小时候,每次考试,只要不是满分,即便是全班第一名,父亲也总会说一句:“你还能做得更好。”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事税务稽查工作15年来,面对棘手、难以突破的案件,我脑海中时常会回想起父亲的教诲:做到更好、精益求精。有一年,我去宁波追查一起出口骗税案的线索,连续三天几乎跑遍了大大小小几十家货运代理公司和报关行,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即将乘火车返程的那天早上,我越想越不甘心,和同事说:“我们再最后努力一把。”也许真的印证了那一句“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关头竟然真的被我们找到了真实货主的信息,直接证实了涉案企业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那天,我们饭也没顾上吃,一路狂奔终于赶上火车。
我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父亲的叮嘱重点从好好读书变成了规矩做人,他常说:“现在年代好了,但你们不能忘本,诚信、正直、清白,是做人的底气。”父亲自己是一个极重规矩的人,小时候去他单位玩,小到一支笔、一张纸、一块橡皮,他从来不让我们拿回家。那时候的我并不懂其背后的真正含义,直到从事税务工作后,我也时常面对一些诱惑,才真正体会父亲的苦心。有的涉案企业人员递交资料的时候会夹带红包,有的人想请你吃饭套套近乎,甚至有的会直接说:只要你能帮我搞定,要求随便提!每一回,我都是义正词严地拒绝并劝导。和我搭档过的同事都知道我有个习惯,从来不在企业里用工作餐。即使周边没有可以吃饭的地方,我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在企业的食堂里吃饭。常常有人说我“较真”,我想这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刻在我骨子里的品格。
去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王泰红税务稽查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我深感肩头责任更加重大,一言一行更要做好榜样。对于这些年我带教的年轻干部,我时常如父亲教育我那般引导他们,希望这一辈年轻人不仅能够学到扎实的业务本领,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立身为公,正气为人。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干部,曾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