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遍地是牛羊,它们每天在草场里悠闲地吃着牧草打着嗝。但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日常很可能会变成付费项目。
近日,新西兰政府公布了一项草案,计划对该国最大温室气体来源之一—— “牛羊打嗝”收税,税款由饲养牲畜的农牧民缴纳。其实,对“牛羊打嗝”收税是对其排放的甲烷征税,因此这项税也被称为“甲烷税”。新西兰环境部发言人称,该项法案实施后,将使新西兰成为首个向农牧民征收牲畜排放甲烷税的国家。
牛羊是新西兰碳排放“大户”
近年来,让科学家颇为担忧的是,过去100年的时间里,甲烷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约是二氧化碳的28倍~34倍,甲烷排放对全球变暖的作用显著。在此之前,农业排放一直被新西兰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豁免在外,这导致新西兰政府长期以来“阻止全球变暖”的承诺饱受外界质疑。
农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贡献了新西兰总出口额的近40%。新西兰虽然只有约500万人口,但却有1000万头牛和2600万只羊。这两种温顺的动物看起来不像是全球威胁,但它们排放的甲烷量巨大,新西兰近50%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来自牛和羊。牛羊属于反刍类哺乳动物,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通过发酵来分解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烷,随后通过打嗝释放到大气中。据统计,约14%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畜牧业,畜牧业中仅牛的排放量就占该行业总排放量的62%。
随着全球对甲烷排放的担忧日益加剧,新西兰政府因对全球气候变暖不作为而遭到的批评声也越来越多,如今新西兰不得不出台相关举措以减少甲烷排放。2021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环境会议上,美国和欧盟同意到2030年将甲烷的排放量减少30%,包括新西兰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倡议书。
各方对开征牛羊“打嗝税”反响不一
根据新西兰政府公布的草案,从2025年开始,如果不能按规定减少牲畜的甲烷排放量,新西兰牧民将每年为每头牛缴纳8美元、每只羊缴纳1美元的甲烷税。预计到2030年,新西兰每头牛每年需要缴纳的总税款将达到24美元,这会使农场的平均利润减少约7%。
“这对我们畜牧行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农牧民中的许多人将被迫停业,或者被迫种植松树。”新西兰排放顾问史蒂夫·克兰斯顿说,“政策实施后,农牧民除了减少牛羊饲养数量外别无选择。”
除了征收牛羊“打嗝税”,新西兰政府还积极寻求减少牛羊排放甲烷量的新方法。这项草案提出了包括通过改变饲料添加剂成分减少排放、鼓励发展农场林业以抵消排放、为奶牛戴上口罩和将甲烷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减排方法。新西兰农民联盟全国主席安德鲁·霍加德说,他原则上赞成这项草案。安德鲁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与政府和其他组织磋商,以期不阻碍新西兰牧业的长久发展,期间我们签署了很多不得不同意的协议。”
新西兰环境部发言人表示,草案实施后,该笔税款将用于为农牧民提供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新西兰财政部长承诺,该国将投入29亿新西兰元(约合17.7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比如鼓励饲养甲烷排放量较少的绵羊和新品种奶牛等。
谁来最终买单尚未知
当讨论对牛羊征收甲烷税时,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牛羊饲养者和消费者之间谁应该承担这部分税款?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入另一个经济学概念——弹性。
弹性是指一方对价格的敏感度,它与税收的效率密切相关。假设需求是完全无弹性的,这意味着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对该产品的需求。如果税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政府收入,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完美场景。然而,如果旨在通过降低肉类消费来减少排放的甲烷,这对于完全无弹性需求方将是一场灾难。相反,当需求有弹性时,甲烷税的效率更高,因为价格的小幅上涨会导致消费量的大幅下降。因此,肉类需求的弹性是决定甲烷税效率的因素之一。
甲烷税的功能与销售税类似,两者最终都会减少商品的供应,因为额外的成本会阻碍生产。甲烷税不仅影响生产者,也影响消费者,因为生产者很可能会提高商品价格,以便将一些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关于向农民征收牲畜排放甲烷税的问题,草案中仍然缺失一些关键细节。这个税种是只对牛和羊征收,还是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牲畜?国家将如何衡量排放标准,谁是最终的承担者?由于之前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征收过这种税,所以该项政策正式实施还需多方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