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准思维落实好税收支持政策

2022年07月27日 版次:06        作者:王建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税收支持政策对市场主体的精准“滴灌”,作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税收精准施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转型升级

稳住经济基本盘,关键要保住市场主体。只有为数众多的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才能稳定和扩大就业,进而人民群众有稳定的收入保障,伴随人民群众购买力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市场繁荣。税收支持政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需要精准施策,通过多税种发力,综合运用退税、减免税、缓税多种优惠方式,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既通过降低税负“雪中送炭”,解决市场主体燃眉之急,又通过政策引导“输血”“造血”,助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税收支持政策的方式与力度,确保税收精准施策。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发布一系列退税、减免税、缓税政策。这些政策大多是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的,包括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6+7”行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等减征“六税两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可继续缓缴部分税费;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并进一步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对安置重点群体人员就业的企业、重点群体人员创业给予税收支持等。同时,也有间接支持市场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有关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多项税收支持政策共同发力、精准施策,助力市场主体克服当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层精准落实,充分发挥税收支持政策效应

税收支持政策须依靠基层税务部门的精准落实,才能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实现调节目标。笔者认为,实现税收支持政策对市场主体的精准“滴灌”,应在开展税收政策辅导和全面准确掌握基础信息数据的前提下,精准确定政策的享受对象,逐一及时、准确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同时,开展精准的跟踪问效,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税收支持政策始终精准有力。

具体而言,基层税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落实政策:

突出重点,继续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的主要政策,退税规模巨大。应继续做好制造业等“6+7”行业的存量、增量留抵退税,以及小微企业等其他符合退税条件企业的留抵退税。一是在扎实开展退税数据测算、摸清退税底数的基础上,做好新扩围纳税人的一对一精准辅导;二是做好留抵退税纳税人清册、留抵退税资源全量表、留抵退税资源分析表、留抵退税资源确认表“一册三表”等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事前预审、事中团队会审、事后抽审的工作流程开展退税审核,对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省级税务部门要逐项研究处理,对一些重大问题还要与财政等部门会商,以确保政策实施的准确与统一;三是加强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有效衔接、联动,确保每一笔退税款都及时、足额直达纳税人账户;四是实施全过程监督,防范税收风险并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并严格加以实施,引导纳税人依法准确申报纳税,切实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整体推进,全面系统落实各项税收支持政策。一是完善税收支持政策的落实机制,做好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分析监管、执法督查等,既开展普适性政策宣传,也做好一对一重点辅导,采取人机结合、远程监控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查、检查;二是根据税收支持政策的实施特点,研究处理好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如在落实“六税两费”减征上,应注意做好今年新纳入政策享受范围纳税人的政策宣传辅导,并采取方便高效的措施做好应退税费款抵缴、退库的扫尾工作,制定操作性强的办税流程落实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等。

效果反馈,着力抓好政策效应分析。税收支持政策应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实时调整,需要评估、验证税收政策的科学性与精准度。各级税务部门可建立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执行效果分析评估机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政策效应分析等方式,定期撰写政策评估报告,为调整、完善税收政策提供参考。

精细服务,实现减税与减负并举。对照“简明易行好操作”的目标,进一步优化税收管理流程,简化办税程序,对无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容错机制。同时,基层税务部门应积极落实好其他稳定经济基本盘的税收服务措施,如湖南税务部门推出的即报即办、新办企业退税服务前置等支持外贸发展的23条优化税收服务措施,通过精细服务,形成助推市场主体发展的强大税收合力。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