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消费 加大支持百货零售业发展的力度

2022年07月27日 版次:08        作者:张曦 陈佳杰 王跃

零售业与居民消费最为紧密,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等发布的《2021年—2022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中国百货零售行业的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出现了9.8%的负增长。虽然在2021年有所缓和,全年增长11.7%,但到2022年第一季度,又出现下滑迹象。百货零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也显示出同样的状况。

从数据上看,30家百货零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6亿元,同比减少了3.3%;实现净利23.5亿元,同比减少28%。在这些百货、购物中心类上市公司中,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基本都出现同比大幅下滑,其中21家上市公司出现不同程度的营收下降,有4家公司出现了亏损,仅有9家公司实现了增长。百货零售行业营收和利润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是由于百货零售行业较为依赖线下渠道,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对线下门店的客流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的拉动力,百货零售行业企业又是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既聚焦当前促恢复,又着眼长远挖潜力,势必会对百货零售行业企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建议对疫情期间坚持正常营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的单位加大如房租减免补贴等政策支持;对稳定人员就业,不裁员、少裁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等财政补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置促消费专项资金,鼓励零售百货企业发放消费券并给予一定补贴,提升市场消费活力。同时加强对消费券的监管,确保消费券发放到广大消费者手中,真正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从上市公司财报中,最常披露的词语就是加码线上和转型升级。应积极开展助企政策“进企业”,了解企业转型需求,加快政务服务信息整合共享,精简优化政策申请手续,提升线上线下定制服务,帮助企业开启“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体验式消费”新商业模式,建立新百货商业模式的典型样板,以推动整个百货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建议将百货零售企业纳入税收缓缴范围;减免百货零售企业疫情期间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目前江苏省2022年已实施该优惠政策,建议可以适当延长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对于因疫情原因造成短期经营困难的零售百货企业在贷款业务审批、融资条件方面可以适当放宽,贷款利率予以一定优惠,帮助企业渡过短期资金难关。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海门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