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比武的精气神带到税务岗位

2022年08月01日 版次:05        作者:口述:胡曾耋 整理:罗岳艺 伍美红

胡曾耋,1998年入伍,2002年进入驻澳门部队,曾在广州军区军事大比武中获步兵军官第3名,驻澳门部队军官比武中荣获第1名,先后被驻澳门部队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2015年被驻澳门部队授予“莲花卫士”奖章。2016年转业至珠海市地税局,2018年后任职于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税务局办公室。

20年前,我怀着报国壮志来到濠江之畔,肩负起维护澳门繁荣稳定的神圣使命。在驻澳门部队,我始终牢记使命,砥砺意志,刻苦训练,成长为一名营级军官。

进入税务系统后,我的身份变了,但军旅生涯赋予我的勤于学习、不惧困难的精神始终没变。

扛红旗争第一,刻苦备战军区大比武

参加了那么多次实战演练,若问我对哪一次印象最深刻?那一定是2006年参加广州军区大比武。

军区大比武的头一年,我被任命为“澳门驻军威武文明模范连”——摩托化步兵第二连的连长,这是一支有着“英勇善战连”等称号的英雄连队。初任连长,我们连在新兵入伍训练评比性考核中发挥失常。作为连长,连队荣誉受损让我深感自责。新兵训练总结大会上,驻澳门部队宣布将成立集训队,备战广州军区大比武,我心中顿时有了打翻身仗的想法。

但我明白,我们的对手万里挑一,而我们训练场地和条件有限,要战胜他们难度很大。彷徨之际,军区司令员的一句话鼓舞了我:“荣誉连队,处处要扛红旗争第一,这才是‘澳门驻军威武文明模范连’!”

是的,驻澳门部队军人从来都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很快,集训开始了。我组织连队官兵凌晨5点起床开始武装越野,上午顶着烈日练射击,下午忍受酷暑练体能,深夜复习军事理论。我还带着大家用背包绳把自己系在运输车上,用汽车拉着跑,一趟跑下来,脚底全是血泡。刻苦的训练带来了成绩的提升。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也遭遇了瓶颈——部分士兵的自动步枪应用射击和军事理论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请教集训队教练后,我发现自动步枪应用射击成绩不稳定,主要是不够快。于是我放弃午休,专门给那几个射击成绩不理想的士兵“开小灶”,反复带领他们练习快速卧倒、快速出枪、快速瞄准。无数次的训练让迷彩裤破了、膝盖破了、肘皮破了,但也换来了1秒钟完成动作的一气呵成,实现连队射击成绩的飞跃。

白天训练,理论学习只能放在晚上。晚上学习时,我就到炊事班拿一盆辣椒,分发给官兵,犯困时吃一个,辛辣的刺激让我们眼泪直流,也驱散了睡意。

经过3个多月的集训,在大比武中,我获得了步兵军官组第3名,我的连队也在之后的驻军分业训练评比考核中获得总分第1名的优异成绩。

经磨炼历考验,到哪里都是栋梁之材

2016年,挥别无限留恋的军营,我转业到珠海税务部门。激情满怀地走上新舞台,迎面而来的却是接连不断的考验。

第一关就是“动”与“静”的转换。从基层部队到税务机关,角色的转变让我有些不适应。每天坐在安静的办公室对着电脑,我常心神不宁,眼前不时闪过在部队的场景。

那年“八一”建军节,部队邀请我们转业干部回营过节,看到连队刚进驻澳门的老照片,我百感交集。当时由于没有现成的营区,第一批驻澳门部队租住一栋商用楼,官兵们的日常生活、军政训练等全在楼内进行,条件比较艰苦。看着老照片,我发现是自己放松了、娇气了,不是环境的问题。想明白后,回到岗位上,我时时警醒自己要传承驻澳门军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纪律严明的传统,忠诚履行好办公室“三服务”职责。

从“武”到“文”的改变,是我闯过的第二关。转业来到税务系统后,需要学习新知识。凭着在部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我顺利通过了执法资格考试,身在行政部门的我,觉得掌握的知识能满足工作需要了。

没想到就在我刚接手文件分办工作的第三天,上午10点,市政府发来一份紧急文件,要求12点前回复意见。我立即研究文件,可看了两遍仍不知道怎么办,急得满头大汗,赶紧拿着文件去找办公室主任。主任正在开会,我紧张地对主任说:“刚收到一份很紧急的文件,可是我不知道该分给……”

主任没说什么,看完文件就开始写拟办意见。我站在旁边,脸上一阵滚烫。回到办公室后,我拿出自己在部队“夺红旗争标兵”的劲头,马上制定学习计划。接下来的日子,我挤出时间加强业务学习,不懂就向领导同事请教,晚上回家继续挑灯夜战。工作时,我随时把文件办理规则放在手边,边干边学。

短短半个月,我就掌握了文件分办的规则方法。2018年以来的4年里,经我手的文件共计13896份,100%确保了分办安全、及时、准确,我也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多次被评为优秀。

都说“当兵派驻澳,一生都荣耀”。曾经,我用青春和汗水守护澳门的稳定和繁荣。而今,我以作为税务铁军的一份子为荣,转业不转志,冲锋更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