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关系,我于7月上旬到北京出差两周,这也是时隔多年后我又一次在炙夏时节来京。入住的酒店在白纸坊西街,是工作组的小伙伴提前订好的,环境不错,离我们工作的地点枣林前街约三里路。于是每天,我便步行往返于白纸坊西街与枣林前街之间。
7月的北京,风轻云淡,晴空朗朗,虽没有长沙炎热,却也是小暑时节,除清早黄昏稍微凉爽外,其余时间都是热浪袭人。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几乎难见踪影,只剩空旷的一片蓝。这时,唯一能阻挡阳光、带来清凉的,就是马路边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浓绿大树了。我来京第一天,就发现了她们:这是什么树?好像还开着小花呢!小伙伴们都不知道,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国槐,国槐的小花在每年7月开放,当下正是花儿盛放的时节。于是每天往返途中,我都会忍不住细细打量她们,欣赏她们的美,享受她们带给我的一路清凉。
国槐花儿开放,远远望去,似层层叠叠的淡云开在半空中,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走近观之,一朵朵一串串,淡黄淡黄的,组成花束花穗,或一枝独秀,或一丛芬芳,挂满枝头,清新雅淡,素净宜人,微风拂过,清香阵阵,让人心旷神怡。
国槐花儿开放,顶着夏季的暑热。她没有洋槐花的洁白和醉人的芬芳,只管在高大的树上肆意盛开,在经年的枝上倾情纵放,是那样的平凡热烈、清新自在,又是那样的摇曳洒脱、姿态万千。清晨,花瓣尖上的露珠,迎着耀眼的霞光闪闪发亮。树枝交错,自带一股沉稳坚韧的气质;晚间,掉落一地的花瓣,细细碎碎,铺满路边,给人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伴着步履匆匆的归人,又是何等的温婉柔情。
伴着这柔情,我仿佛走进了国槐的内心世界。今天的北京,国槐不仅遍布大街小巷,就连昔之皇宫王府、今之现代公园,还有寺庙道观,大都有虬曲苍劲的古槐,否则,便缺少了些许历史的底蕴,以及生机勃勃的生动与灵性。
久而久之,人们对国槐的喜爱就渐渐演变成对国槐的崇拜,视其为吉祥的象征,并成为文学的一种意象,经常入诗入画,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朴素的情感。
因为这些缘由,我虽只来京两周,识得这槐树也没多久,却打心底里非常喜欢。在京的日子是忙碌的,工作节奏很快,任务也很重。每天伏案,眼睛总盯着电脑干涩难受,思维也因用脑过度而显迟钝,但因为有了国槐的陪伴,我每天的脚步是轻盈的,内心是充实的。我想,喜欢国槐,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一种人生态度吧。做人,我愿做国槐这一种,开在夏季的骄阳里,不艳、不争,淡淡地开,微微地颤,不惧流火,自如自在。人生,也可如国槐一般,似山谷浓荫里一条涓涓清瘦的细流,缓缓流淌在蜿蜒山岭中,不急、不躁,自得其乐,笃定前行,去拥抱生命奔腾带来的磅礴开阔,无悔,亦无憾。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