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暴雨在孟加拉国和印度部分地区造成大范围洪水,导致数百万人被困。夏季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针对洪涝灾害,一些国家出台了财政税收政策,以缓解灾害给民众带来的损失。我们来看看以下国家是怎么做的。
德国:
联邦和州政府合力出资重建家园
从1994年起,德国保险业协会就为受灾民众提供了专项保险。投保人须为德国政府规定的洪水高风险区域的居民,适用范围包括暴雨、洪涝、暴雪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坏。许多保险公司会根据洪水发生频率的历史数据来划分危险等级,并以此来评估每栋建筑的保险级别。
2021年7月21日,在德国遭受洪水灾害后,德国联邦内阁迅速批准了一项财政支持措施用于对遭受洪水灾害的地区实施紧急无偿援助。具体包括:联邦政府将提供2亿美元的初始资金,用于支付各州启动的紧急援助措施的一半费用,另外2亿欧元由各州预算承担。这笔款项用于帮助受灾民众尽快渡过难关。
此外,联邦政府还在财政上为各州灾后重建提供支持。针对洪灾造成的损失,联邦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修复和重建国有基础设施及保障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设施的正常运营。豁免技术救济局、警察、海关和部队发生的与救援有关的费用。此外,联邦政府鼓励企业主为受灾员工提供帮助,对其涉及的税收予以豁免。
英国:
一揽子计划防患于未然
英国政府对暴雨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具有持续性和前瞻性。2020年2月10日,风暴“席亚拉”(Storm Ciara)带来严重洪灾,英国政府发布一揽子计划以支持灾后重建,并持续发布未来7年应对洪灾的各类财税支持政策,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
英国财政部对受灾地区给予的多项财政支持政策包括:发放困难补助金、营业税减免、给予中小企业补助、对受灾家庭给予赔偿、提供专业指导(当地政府将召集洪水恢复工作组,为个别地区提供定制支持和指导)。
为更好地防患于未然,2021年7月29日,英国正式发布《洪水和海岸侵蚀投资计划》,在6年内投资52亿英镑,旨在2027年前更好地保护33.6万处财产,避免超过320亿英镑的因灾损失,将国家洪水风险降低11%以上。
日本:
紧急筹资背景下的临时增税
和世界大多数国家面对灾害时通常采用的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截然相反,日本在巨大灾害后以筹资为主要措施,部分财税政策反而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以2011年3月11日的海啸灾害为例,日本政府在当年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9.2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32.602日元)临时增税方案。增税税种涉及个人所得税、法人税、个人住民税等。增税从2012年起,每个税种增税的持续时间在3年到10年不等。针对灾区,也会有相关税收优惠条款,主要包含在《特别税法》中:受损资产的移除和撤离费用可以税前扣除;重新购买资产的成本是资本性支出,只能摊销至以后各期税前扣除,但修理修缮费用可以在当期税前扣除;若继续使用受损资产,那么预计于未来纳税年度发生的修理修缮费用,亦可于当期在税前扣除;延长受灾纳税人申报纳税和退税的办理时限。
美国:
成熟救济法案指导下的灾后快速响应
美国对自然灾害税收支持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灾难救济法》,其作为《应急经济稳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税收优惠包”供“由联邦政府宣布的受灾害影响的任何人”使用。主要的税收救济政策有延期申报和缴纳税款,还有各类税收减免。在联邦政府认定的灾区,若纳税人遭受伤亡损失,可以选择在事故发生当年或前一年的纳税申报表上申报相关损失以获得税收减免。所有纳税人都有权申请税前扣除灾害损失,个人纳税人的灾害扣除标准为500美元,符合条件的净经营亏损可向今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灾情程度有不同级别的税收待遇。所有隶属于政府或慈善组织的救援人员,开展协助灾区的救援活动,以及任何到往灾区并因灾难而伤亡的个人,都可获得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