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一个创造生态奇迹的地方。
在一代代右玉人的努力下,右玉森林覆盖率从不到0.3%提升到了56%,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铸就了右玉精神丰碑。
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弘扬右玉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了右玉历届县委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并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地处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右玉县,风沙肆虐、生态脆弱,被专家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2任右玉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迎难而上、坚持不懈,一干就是70多年。
“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一张蓝图、一个目标、70多载耕耘,右玉全县干部群众累计种下约1.4亿棵树。2018年8月,右玉县脱贫摘帽。曾经最稀缺的绿色,如今成了这里最厚重的底色。
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右玉县的一代代税务人战天斗地植树造林,落实绿色税制助力生态文明,几十年持续在增绿、护绿上不懈努力,为传承和践行右玉精神写下了生动的税务注脚。
“铁锹种树,自行车收税”
据记载,历史上,连年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右玉生态,并形成恶性循环。人们“白天点油灯,晚上沙堵门”的窘迫,“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景象,“春种一坡,秋收一瓮”的惨淡,已经不知持续了多少年。到新中国成立时,右玉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26%,土地沙化面积达76%,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不足25公斤。
现年78岁的王德功曾任右玉县政协主席。在右玉土生土长的王老告诉记者:“我从十二三岁上学开始种树,到退休后还种树。哪里有风沙哪里栽、哪里有洪水哪里栽。你们听到的‘三战黄沙洼’的故事,其实何止三战,十战都不止!夜里来了沙尘暴,一早大家都跑出去看新栽的树苗。看到树苗被埋了、死了,大家忍不住地哭。哭完怎么样,继续种树!”
“以后不管到什么部门,这把锹都要带在身边。”右玉县退休税务干部韩存明清楚地记得,自己结束17年的军旅生涯,回到家乡税务局报到的第一天,办公室主任发给他一把铁锹、一辆旧自行车,“铁锹种树,自行车收税”。“当时每个办公室的门后,都有一把自己的铁锹。春秋两季种树雷打不动、义不容辞。”韩存明说,这是众多右玉人的集体记忆。这既是生存所迫,更是精神所寄。
当地人说:“在右玉,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哩!”但再难也难不倒困境中的右玉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常见的油松、榆树、云杉等树种里,小老杨最为出名。小老杨树名“南京小叶杨”,长在南方可成参天大树,长在塞北却最大仅有碗口粗细、个头也长不高。但耐寒、耐旱的小老杨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右玉最初植树造林时唯一成活的外来树种,也成为右玉人民“顽强、坚韧、永不服输”精神品质的集中代表。
“一把铁锹两手抓,一代接着一代干。”右玉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慧告诉记者,30多年来,一代代右玉税务干部职工和右玉人民群众一起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与天斗、与地斗,努力克服风沙和干旱等极端困难。“局里50岁以上的同志,基本上都参加了大战黄沙洼、三北防护林建设、小南山绿化工程等活动。每年春秋两季,全体干部职工不分男女老少全部参加植树造林。”赵慧说。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70年来,右玉人工造林近160万亩,让恒久不变的山川终于一点点改变了模样。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新的区域小气候:平均风速降低29.2%,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多三四十毫米。从近5年的统计数据看,年均气温已从解放初的3.6摄氏度上升至5.2摄氏度,无霜期从不足100天增长到123天。自2005年以来,右玉再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
“看到现在的右玉人,乃至我们的子孙们再也不用躲风沙了,虽然种了一辈子树,但真的值了!”韩存明自豪地说。
开启“绿色接力赛”
“现在,税务局新入职的干部,已经不会领到铁锹了,但我们会接受右玉精神的教育。”右玉青年税务干部王璐说。
“在右玉精神的发祥地,税务干部责无旁贷要把右玉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执行好,让右玉精神在税务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朔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葛忠明告诉记者,右玉税务干部把发扬右玉精神与弘扬中国税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直接参与种树绿化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精力用在了落实税收政策、促进绿色发展上,在“绿色接力赛”的新赛道上,努力跑出新的精彩。
160万亩的绿色资源宝库为右玉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的右玉,已经走在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大路上。
赵慧告诉记者,上述六大绿色产业是右玉生态环境好转的产物,同时又是为保护右玉绿色发展增强财力支持的重要基础。为此,右玉税务部门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六大绿色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右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据统计,近5年来,为推动节能环保、支持三农、促进区域发展等,右玉税务部门共为相关产业企业办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各税种优惠逾3亿元。
羊肉产业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了避免养羊对环境的损害,全国人大代表、右玉县肉羊养殖企业祥和岭上集团董事长张宏祥告诉记者:“我们大力研发创新,开展有机养殖,国家从税收优惠上对我们大力支持。这几年,集团享受了增值税优惠近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优惠400多万元。用这些减免税,我们创建了实验室,研发打造了本土肉羊品牌‘祥和岭上’,形成了绿色产业链,兴了产业,富了农民,护了环境。”
谈起下一步发展,张宏祥指着远处起伏的绿色山坡说,国家退税减税降费各种惠企好政策,让他看到了满满的希望。“公司以树作为隔离带,在草坡上轮牧和灌溉,打造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不仅让村里的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还要让农村美起来。”他说。
右玉县图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冻干小香葱生产企业和乡村振兴龙头企业,也是当地绿色发展的样板。该公司总经理王涛对记者说,得益于区域气候的改善,当地特产小香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公司将小香葱经过加工冻干,作为调味料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出口面临一定压力,幸好有税收优惠、保障用工等多项‘硬核’扶企政策,让公司享受了92万元的实惠。不仅让我们保住了订单,稳住了市场,还让我们扩大了出口规模。”王涛说。
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齐志宏告诉记者,他曾去右玉开展专题调研,实地感悟了右玉精神,深受震撼,深为感佩,特别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凭信念、凭勤奋干事创业”的精神,对于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精细精准落实绿色税制和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再创绿色传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西税务人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中国税务精神,扎实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为让三晋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贡献更多税务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