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纳税服务示范点,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璧山区税务局拓宽思路、改革创新,与多部门联合打造“家门口”的办税服务厅——社区办税点,将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在实施精细服务、提升智慧办税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社区办税点成为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的窗口,拉近税务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纳税人缴费人与税务机关的双向减负。
走进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的城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电脑上申请、自助办税机上领取,仅8分钟,周英干鲜副食店老板王燕就拿到了发票。“我的店就在旁边,走路几分钟就能到,办税很方便。”王燕对这个“家门口”的办税点非常满意。
璧山是全国纳税服务示范点。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璧山区税务局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在3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办税点,融合办税辅导与咨询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办税缴费渠道。“开创社区办税点,不仅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也能为办税服务厅分流。”璧山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彦介绍,目前仅一个社区办税点每天的人流量就能达80人次。
多部门联合落实
现有的办税模式中,网上办税已是主流,线下办税场地有限且集中。如何进一步缩短办税距离,优化办税体验?璧山区税务局开展纳税人缴费人需求调查,向全区征集“您希望在哪些地方可以办理或咨询涉税业务”的意见建议,在回收的2000多份问卷中,选择“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占比高达86.4%。
据了解,璧山区税务局主动与该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等沟通协调,共同制定《党建引领 就近服务“多点办税”试点工作方案》,建立社区服务联席机制,并通过科学研判社区区域位置、距离服务厅路程、涵盖居民人数、居民办税方便程度等方面,确定社区办税点选址。最终,在东关社区、城中社区和丁家街道社区先后建立社区办税点,分别辐射周边10个街道乡镇、16个行政村,进一步推动纳税服务走深走实,让居民办税无忧。
在社区办税点,璧山区税务局打造“1+1+N”服务体系,即1台自助办税机、1套电子税务终端、多名税收志愿者,解决部分居民距离办税服务厅较远但又缺乏在家办税条件的实际困难。
地方虽小功能全
家住璧山区东关社区的市民吴余新开了一家五金店,最近正在学习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得知家附近就有社区办税点后,我就赶忙过来咨询,税收志愿者十分熟练专业,手把手指导我操作,现在我也能独立进行网上申报了。”吴余高兴地说。
“我们在社区办税点摆放了政策汇编二维码、网上办税操作指南,并常态化为税收志愿者开展业务培训,让前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缴费人都能畅办无忧。”璧山区税务干部万琳说。
目前,纳税人缴费人可在社区办税点办理发票代开、发票领取以及190多种电子税务局业务,3个社区办税点已累计帮助纳税人缴费人领取代开增值税发票约800份,办理税费业务6500余笔,降低纳税人缴费人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将“便捷办”“自助办”“智慧办”的办税缴费服务体验送到市民家门口。
贴心服务再升级
“皮书记,我有套房子要卖,麻烦帮我算算要缴多少税。”东关社区的居民尚进刚进社区办税点,就看到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皮建伟。在皮建伟的辅导下,尚进掌握了二手房交易相关的涉税政策,并顺利办理了相关业务。
“我们发现,居民集中关注的涉税问题大多与民生息息相关,例如养老、医保、住房、个税等,我们就组织税收志愿者加强对高频问题的整理记录。”杨彦介绍。
“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啊?”在城中社区办税点,市民小吴焦急地说。原来,小吴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发现自己的任职受雇信息与事实不符,多次尝试联系相关公司都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便来到城中社区办税点寻求帮助。税收志愿者辅导小吴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申诉,并跟踪协调处理进度,很快小吴的问题就解决了,他心头的石头也落地了。同时,税收志愿者也第一时间将此问题记录在随身的笔记本中。
据了解,税务党员还与税收志愿者、网格员等共同组建了党员“春风服务队”,定期去往社区了解情况、收集意见,对社会保险费选档和缴费时间、契税征收标准、个人所得税计算和专项附加扣除范围等居民关注度高、咨询频繁的问题进行归集和整理,定期开展专题宣讲,进一步推动纳税服务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把社区办税点打造成快速响应百姓诉求的“民心服务站”。
良好的办税环境、便利的设施设备、专业的税务人员和志愿者……如今的璧山区社区办税点已成为居民获取税费政策、解决涉税问题的重要场所。据统计,今年以来,3个社区办税点已帮助居民解决涉税问题200余件。
“社区办税点让纳税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有效促进纳税人缴费人与税务部门的双向减负。”璧山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叶洪义表示,该局将继续拓宽“税务+社区”服务范围,推广便民办税点进入更多社区,推动便民办税走新更走心,大力营造更加优质的税收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