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仪式9月27日在东京举行,这场预算高达16.6亿日元(1美元约合145.40日元)的国葬,邀请到日本国内外4000多人参加。然而,国葬举行当天,国会议事堂前、首相官邸前,集结了成百上千的民众,他们一边高呼口号、一边高举横幅,抗议国葬的举行,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9月6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公开了本次国葬预算,16.6亿日元中包括:8亿日元的安保费、5亿日元的接待费、2.5亿日元的会场租赁费和布置费等,全部从财政预算中支出。这个消息迅速在舆论场炸开了锅。
不少日本民众反对国葬的主要理由是浪费税金。他们表示,更愿意将自己的税金“用在活人身上”,如用在防疫、物价上涨补贴和其他社会福利上。
日本共同社近日对安倍晋三国葬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反对”和“倾向于反对”的占60.8%,而“赞成”和“倾向于赞成”的为38.5%。有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于决定为安倍晋三举行国葬的说明,67.2%的受访者回答“无法信服”,回答“能够信服”的仅有28.8%。
日本最大门户网站雅虎发起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在75万名投票者中,反对为安倍晋三举行国葬者比例高达76%,支持者仅占22%。
一家报纸就“赞成还是反对国葬”在东京都作了约2个小时的街头采访,表示反对的有39人、赞成的有11人、没有表达立场的有3人。一名依靠年金过活的老年女性在接受采访时说:“既要支付医药费,又要应对物价上涨,生活真是太难了!政府花费巨额税金举行国葬是错误的。”在赞成和没有表达立场的人中,有人是因为觉得“对已经决定的事多说无益”,有人觉得“与其愤怒不如说是无语”。
在东京都千代田区日比谷公园的游行队伍里,一名叫落合惠子的作家告诉《朝日新闻》:“用国民缴纳的税金举行葬礼,就是强制我们吊唁。”
日本民众“斤斤计较”不是没有道理。受经济低迷和日元贬值影响,日本物价持续上涨,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创下自1991年9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与之相对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调查显示,日本平均工资水平在1990年—2020年的30年间仅上涨了4%。因此,“反对在物价上涨导致生活困难的背景下举行国葬”“比起举行国葬,更应该优先考虑经济对策”的声音层出不穷。还有人猜测,考虑到东京奥运会实际花费远高于预算的前车之鉴,国葬实际花费可能不止官方声称的16.6亿日元。
日本这场国葬也颇受海外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以《为什么安倍前首相的国葬费用比伊丽莎白女王的还要高》为题进行了报道,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800万英镑(约13亿日元)的国葬费用与安倍晋三16.6亿日元的国葬费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称,16.6亿日元的国葬费用中大约一半的资金用于加强现场安保,另外1/3用于接待外国宾客。
面对舆论压力,在国葬当天,松野博一承诺:“尽快整理出费用支出明细,并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