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最高法院终审判决,丰田汽车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泰国”)须向泰国政府补缴116亿泰铢(1美元约合36.75泰铢)的额外税款,原因是其在2010年—2012年进口的汽车零部件被判定不能享受减征关税的优惠。这也意味着,这场历经数年的诉讼大战,以丰田泰国的败诉告终。
零部件属性之争
丰田泰国的税务纠纷可以追溯至12年前。争议的焦点是,该公司进口的所谓汽车零部件应该被归类为汽车零部件缴税还是按进口整车缴税。
据了解,泰国是丰田公司在东南亚最大的制造中心所在地。丰田公司在泰国生产大量的轿车、货车和皮卡。作为泰国最有影响力的海外投资者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丰田公司在泰国市场的销量一直十分强劲。
据媒体报道,2010年—2012年,丰田泰国从日本进口了普锐斯车型的零部件,并在公开声明中称,根据《泰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些进口零部件将被混合到泰国本地产的零部件中一起组装汽车,因此有资格享受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进口税优惠,即按30%的税率缴税。
但泰国海关在重新检查后得出结论,这些零部件不是组装汽车时用来补充国产零部件的随机部件。一审法院调查后也认为,这些属于完全拆卸部件,且数量匹配,可以组装成整车,法律上应把这些零件视为组装好的汽车,因此须按80%的税率缴纳关税,而不是该公司声称的30%的税率。由于不适用税收优惠,税务部门称,丰田泰国还应该补缴消费税和重新计算并缴纳增值税。
多年纠纷尘埃落定
丰田泰国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随后和泰国海关及税务部门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诉讼拉锯战。
2015年6月,丰田泰国将这起纠纷诉至中央税务法院,该法院作出了有利于丰田泰国的判决。随后,泰国海关和税务部门提出上诉。2019年,上诉法院判决丰田泰国进口普锐斯车型的零部件须按80%的税率缴纳关税。2021年3月,丰田泰国向最高法院再次提出上诉,最高法院以两个下级法院的判决存在冲突为由接受了其上诉。今年9月,泰国最高法院税务诉讼庭维持了上诉法院的判决。至此,经历数年的诉讼大战,最终以丰田泰国的败诉告终。
根据判决,丰田泰国欠泰国政府的逾期税款高达116亿泰铢,其中包括76亿泰铢进口关税和罚款、20亿泰铢消费税和18.2亿泰铢增值税等。
对此,丰田泰国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是基于《泰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进口普锐斯车型的零部件支付较低税率的税款,但该公司将遵守泰国最高法院的裁决。
贿赂案疑云尚在
跨越12年,漫长的税务纠纷法律诉讼虽然画上了句号,但贿赂丑闻仍波谲云诡。
此前有报道称,丰田泰国聘请的法律顾问试图贿赂最高法院法官,希望其作出有利于丰田泰国的判决。目前,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正在接受泰国政府的调查。
此外,丰田汽车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其泰国子公司可能存在贿赂等违规行为。据了解,由于丰田公司在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美国监管当局针对该项贿赂指控的调查也正在进行中。
今年6月,一家法律咨询网站在报道中提到,据美国专家预计,受案件的复杂性和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对丰田泰国是否违反了《反海外腐败法》的调查将再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
丰田公司称,公司目前无法预测调查的范围、持续时间或结果。针对美国政府监管文件提到的“调查可能导致美国司法部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施加民事或刑事处罚、罚款或其他制裁,或提起诉讼”,丰田公司表示,他们正在配合调查,并拒绝就丰田泰国税务纠纷的最终判决结果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