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攻坚克难推进事业发展

——广西税务部门坚定不移抓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任务落实
2022年12月19日 版次:04        作者:张鲲翼 黄毅

改革,是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是乘风破浪的奋楫前行。

2022年,广西税务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标要求,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安排部署,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和基层税务机关急难愁盼问题,聚焦82个重点改革项目,选准“小切口”深入实施“八大攻坚战”,以改革之笔描绘新时代广西税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突出数据治理促改革,智慧税务根基更为壮大稳固

围绕《意见》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的改革主要目标,按照税务总局部署,广西税务系统抓牢数据基础、数据共享、数据应用,在运用中检验数据质量、促进数据质量提升,为智慧税务建设打牢基础。

“风险提醒马上不见了,纳税健康码也由橙色转为了绿色。纳税健康码很方便很好用,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消除涉税风险,值得推广!”南宁市宾阳县宏发商贸有限公司办税员覃兰花对纳税健康码赞不绝口。纳税健康码是广西税务部门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是把多个涉税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聚合呈现。企业通过一键扫码获取纳税信用、涉税风险及减税降费红利账单等信息,使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并改正自身涉税风险。

强化数据核清校准取得新成效。广西税务部门持续开展基础数据核清校准,累计收集12类应用系统478个问题,确定户籍信息、欠税信息、财务报表等7类数据清理修正攻坚项目。

深化数据共享共用取得新成效。广西税务局通过自治区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新增获取严重违法企业信息、经营异常公告等49项外部信息,共享外部数据累计达200项;通过税务总局云平台大数据新增获取跨区税源等6项全国数据;为广西财政、生态环境、人社等12个部门提供47项数据支持,初步构建涉税数据共享共用良性生态。

拓展特色数据应用取得新成效。广西税务局做实《广西税务征管户籍报告》,相关做法获得税务总局领导批示和推广;广西税收大数据平台新增税源管理、风险管理等“1+7”板块,全景式展现税收数据应用成果;风险应对更加有效,推出留抵退税审核风险监控等18项数据查询分析功能,搭建43个风险分析模型开展应对,挽回税收损失7.7亿元;坚持以税咨政,全系统共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税收分析报告482篇,获批示160篇,同比增长66.7%。

突出规范操作促改革,税务执法更加科学精确

围绕《意见》提出“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上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要求,广西税务系统坚持以增强执法规范性、促进区域执法协同、强化内部执法监督作为攻坚重点,不断改进机制、方法、措施,推动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

“我是去年11月办理的税务登记,尽管税务干部反复提醒我要按时办税,但是工作一忙就错过了申报时间。接到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我第一时间赶到办税服务厅,做好接受处罚并补办纳税申报的准备,结果却得知我的情况属于‘首违不罚’情形,不用处罚。这个纠错的机会让我觉得很温暖,今后一定按期申报纳税。”防城港市上思县百诚商行的法定代表人凌如警说,税务部门统一实施一个标准,所有的纳税人都能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样的执法更加公平,也是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的一个有力举措。

完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组织收入依法依规。广西税务局发布《税费收入质量监控应对工作指引》,明确“金三”系统各项税费收入质量监控指标的设置目的、监控口径和应对措施,指导基层扎实做好税费收入质量监控工作。

清单式推动解决税费政策管理问题,增强政策执行统一性。广西税务部门建立常态化税费政策管理机制,按月编制《税费政策管理问题台账》,做细问题清单式管理,动态掌握政策问题解决进度,认真总结经验和查找存在问题,确保已确定、规范的政策管理口径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广西税务局通过工作机制收集的“首违不罚”等39个基层关注度高、亟须解决政策问题的执行口径得到明确或统一,各级税务机关执法规范性得到有效保障。

实施分类处理,提升稽查案件查办统一性。广西税务局研究制定《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案件分类处理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分类处理方式方法,有效指导和推动各级稽查部门对案件的依法依规及时查处,确保广西对打击骗取留抵退税案件处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精准开展重点执法领域监督,促进执法行为日益规范。广西税务部门加大对政策落实、组织收入等税务执法重点领域的风险识别和问题整改力度,对税务执法行为形成清单式、常态化、精准化有效监督。

实施违规违纪协同查办,有力保障执法规范。聚焦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展政治监督,广西税务局成立自治区、市、县税务局三级一案双查工作组,构建联合风险防控、联合线索处置、联合一案双查、联合分析检查、联合复核分析的“五联”合作协同机制,形成信息互通、力量互助、工作互动、成果互享的“四互”沟通协调机制,严肃查处审核把关不严格、风险应对不及时、日常监管不到位等违规违纪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执纪成果。

突出精简高效促改革,税费服务更加智能暖心

围绕《意见》提出“2022年在税费服务便捷性上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要求,广西税务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构建“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税费服务新体系为目标,以实施网上办税整合通畅、诉求响应直通高效、办税流程简并优化、减税降费直达易享为攻坚重点,在提升税费服务实效性、便利度、精细化上取得新的进展。

广西亿松木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蒙凯星是贵港市以及覃塘区的政协委员。近日,他在贵港市覃塘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担任“税费服务体验师”时,通过电子税务局“政策速递”模块查看了系统为其公司“量身定制”推送的政策清单,感觉非常实用。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今年木材加工行业生产成本上涨,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经营面临很大困难。今年以来,亿松木业已经享受退税、缓税近115万元,极大鼓舞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创新推动“一把手走流程”,业务办理更顺畅。广西税务局建立“一把手走流程”制度,推动广西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带头下沉办税服务厅,从小切口出发攻破办税缴费“堵痛难”问题。目前,广西税务系统已累计走流程3600余次,体验业务5302项次,发现问题2172个,除市、县局就地解决的问题外,广西税务局整理归并24个疑难复杂问题,并全部予以解决。

拓展数字化服务,办税缴费更便捷。大力拓展办税缴费数字化服务,电子税务局累计发布7批次111项攻坚任务,升级优化692项功能,“非接触式”服务事项新增19项,累计实现233项税费事项可网上办理,事项覆盖率达96%。广西税务部门创新推行纳税健康码,用“纳税信用雷达图”和绿(高信用、低风险)、橙(中信用、中风险)、红(低信用、高风险)三种颜色直观展示纳税人信用和涉税风险的综合情况,方便纳税人随时随地查看及接收定制的政策“礼包”和办税提醒。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5户集团企业量身定制“一册两报告”,实现基于纳税人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构建智能服务新模式,政策服务更到位。广西税务局构建7×24小时智能咨询服务新模式,构建强大智能咨询库,整理收录标准问答1.5万条,扩展问题8.9万条,多轮场景105个,多轮问答950个,通过纳税人参与服务体验方式不断提高智能语音解答准确率。1月—11月,12366热线智能语音服务量达17.5次。建立“纳税人缴费人诉求直通车”机制,发布诉求提交二维码,让市场主体诉求“码上直达”广西税务局。截至11月底,完成1029条二维码有效诉求的处理,按期办结率达100%。构建含147个身份标签的政策精准推送体系,由“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来,广西税务部门已精准推送政策1431.8万户次。

大力简化表单流程,政策落实更快速。广西税务部门通过大力简化表单和办理流程促进优惠政策落实提速。以办理出口退税为例,累计减并12张办税表单和190个表内数据项,“免填报”数据项增至70%,广西出口退税办结时限平均缩短至2.5个工作日,有效缓解了出口企业资金压力,为广西稳外贸扩开放提供了税收动能。

突出创新提质促改革,税收监管更加有力

围绕《意见》提出到2022年“在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要求,广西税务系统按照税务总局提出的“四个有人管”工作要求,加强探索创新,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税收监管从经验主义的模糊之治向数据驱动的精准之治转变,在精准监管税收风险、精准打击涉税违法上取得新成效。

为破解企业强烈反映的代理记账机构“小散乱”等行业乱象,桂林市税务局以“信用+”探索代理记账机构监管新模式,通过“规范一个中介,服务一批企业”深化税收共治格局,在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中彰显税务担当。

探索推行信用激励,“信用+风险”模式得到建立和广泛应用。通过深化纳税信用在留抵退税、贷款申请、涉税违法联合惩戒等方面的应用,广西税务部门使纳税信用在广大纳税人中引起空前关注和认可,同时更快、更深、更好融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税法遵从度,提升了税收监管效能。

创新案件查办战法,精准打击“三假”取得新成效。采用“系统大筛+人工精筛”方法,比照“数字画像”开展全量业务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疑点企业。广西各级稽查部门已立案检查319户留抵退税企业,累计追回留抵退税款及挽回各类税款损失4.2亿元,移送公安立案及联合侦办涉嫌虚开骗取留抵退税企业25户。

推出风险识别新算法,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能力进一步增强。以监控发现的“合成人像”为初始样本,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借助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精准识别潜在风险企业,通过精准识别“合成人像”嫌疑人员,税警联合行动打掉系列虚开犯罪团伙5个。此做法入选2022年上半年落实《意见》全国可复制推广创新措施,并在部分省市扩大试运行。

突出共享协同促改革,税收共治更加有为

围绕《意见》提出“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的目标要求,广西税务系统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税收保障条例》的牵引作用,积极探索推进“升级1个条例”加“N项部门协作项目”的“1+N”税费征管精诚共治新模式,构建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费精诚共治新格局,推动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创新,在税费综合治理中取得新成效。

广西“网红”产业——螺蛳粉产业的发展,是广西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共治的生动体现。作为柳州螺蛳粉从“小米粉”发展成为百亿“大产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杨年对强化税收共治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深有感触。“螺蛳粉产业链上游,螺蛳、竹笋、豆角等农产品原料种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从农户手中采购这些,难以取得发票,成本列支困难。”韦杨年介绍说,广西税务部门主动服务,积极探索“政府搭台、税务唱戏、多方联动”模式,引导产业链上游构建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同时,他们联合商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采用“成本法”核定企业的进项成本,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困难。

创新部门协作机制,税收征管协同愈加有力。广西税务局实时获取自然资源部门广西存量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两部门业务流程,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站办”,“不动产登记+税务”改革项目入选2022年自治区党委“改革攻坚落实年”14个项目之一;与广西市场监管局建立个人股权变更登记完税凭证查验机制,实现股权变更“同步办”;与财政、发改、工信、科技、民政等部门建立合议制度,对享受税收优惠企业资格进行“合议管”,加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公益性捐赠、西部大开发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后续管理;与自然资源等7部门建立耕地占用税部门数据交换和协作机制,共同规范相关文书式样,开展涉税数据复核,堵塞耕地占用税管理漏洞。

联合创新征缴模式,社保缴费愈加高效。广西税务局联合财政、人社、医保和银行等多部门,创建“一卡集成”新模式,通过建立“代扣协议签约、批量扣缴入库、缴费权益记录”的征缴工作闭环,开展“一卡通签约缴费”试点,成功破除以往“跑银行、跑村委、跑税局”的烦琐缴费流程,构建了更便捷、高效、智能、惠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创新信用融资服务,“税银互动”惠及面更广。广西税务局协同共青团广西区委、地方金融监管和银保监部门创新实施“青穗金融服务工程”,为广西青年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低息贷款;拓展社保缴费信用评价数据应用,对纳税、缴费信用“双优”的市场主体在贷款授信额度上给予倾斜。1月—10月,广西投放“税银互动”贷款1296.2亿元,同比增长22%,惠及中小微企业7.5万户。

探索加强跨境跨国办税缴税服务,国际合作日益深入。广西税务局组织编写《RCEP伙伴国税收指引》,帮助纳税人便捷了解RCEP伙伴国税制、税收协定以及境内外税收政策,助力“走出去”企业行稳致远。探索开展跨境跨国人民币电子缴税业务,联合人民银行、广西银联等部门共同破解业务、技术难题,实现跨境人民币缴税及电子化直缴入库,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广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虎表示,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下一步,广西税务部门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税务总局党委和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工作部署,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接续奋斗,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