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添力 让“走出去”更有动力

2023年01月04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胡海啸 通讯员 马仁山 孙燕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82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其中,青岛全市出口4806.7亿元,同比增长9.4%;进口3396.5亿元,同比增长3.2%。

随着“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税收关系愈发重要,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主动服务对外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国际税收治理,推动共享发展成果。

税惠助力“出海”抢抓订单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外贸企业纷纷“出海”寻觅海外商机、抢抓外贸订单。与此同时,税务部门推出一系列服务,助推外贸企业“出海”抢抓订单,为稳经济促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青岛澳科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软、硬件开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期该公司计划前往欧洲参加展会,抢抓订单。“税务部门将我们列入税收‘优享单’,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出口退税申请后,不到一天时间就收到退税款。凭借A级纳税信用等级,我们还申请了20万元的信用贷款,无须抵押担保,享受政府给予的10%贴息。”澳科仪器财务负责人于兆虎振奋地说,“我们计划将资金用于扩大产能,满足更多海内外客户的需求!”

在青岛自贸片区,像青岛澳科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税收“优享单”企业有360余户。据悉,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将纳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加入“优享单”,为其提供包括涉税诉求“极速应”、涉税业务“智能办”、诚信企业“信易通”等11个服务项目,以及领票上门送、市场主体一窗办、出口退税8小时速达等12条措施,让高信用等级外贸企业尽享守信红利,“走出去”的步伐更加轻快有力。

为助力辖区内的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积极参与青岛自贸片区管委、海关、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联合组建的跨境易货贸易试点工作专班,就如何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等进行深入研讨,助推片区创建新型易货贸易生态。此外,该局还优化税收服务举措,打通上游供货企业的发票供应节点,确保外贸企业顺利领用增值税发票。

涉税疑难问题高效响应

“本次培训我们从维护国家税基安全和加强税收协定执行等方面入手,对‘走出去’风险点进行详细讲解。”连日来,“青税直播”纳税人学堂吸引了许多企业财务人员收看。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吉龙是“青税直播”的忠实粉丝之一,他说:“这些直播课内容很实用,还能和税务干部实时沟通。尤其是针对企业‘走出去’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税务干部讲得很清晰、细致。”

青岛是外贸大市,近年来,针对“走出去”企业遇到的涉税难题,青岛市税务部门不断深化国际税收领域的服务举措,推出“青税直播”纳税人学堂等灵活多样、种类丰富的线上宣传辅导方式,拓展“网上办”范围,开设“电子税务局——国际税收业务集成模块”办税通道,将“走出去”纳税人关注的税收协定、境外税收制度等热点问题、“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税收政策,认真梳理制作成册,辅导“走出去”企业用好用活协定待遇和税收抵免政策,提升应对涉税风险的能力。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2017年我们成立海信模具德国公司,主做模具的销售和维修,并先后遴选9名优秀员工外派德国工作。”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鹏介绍。

据悉,为帮助企业和外派员工了解个税相关政策及境外抵免办法,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创新工作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邀约企业财务、人力资源部门,与海信模具德国公司财务部门一起,通过腾讯会议方式举行线上三方会议,进行专题辅导,重点讲解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税额、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税额、抵免额的计算等难点问题,制作课件和配套使用的“境外个人所得税抵免计算器”“个税申报B表填表导航”,方便纳税人查询和使用。

青岛高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国辉表示:“优质税收服务有助于‘走出去’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其境外投资项目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新的一年,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走出去’企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