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已满一年。一年来,这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为区域经济合作增添了新活力,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在世界经济整体黯淡图景下焕发勃勃生机。
贸易投资提质增效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后,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规则、贸易便利化等制度红利,为各国及其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增长和收益。
泰国商业部贸易谈判司司长奥拉蒙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的最明显利好是提振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我们看到成员国履行承诺,努力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强化了区域供应链韧性。”她说,以泰国为例,泰国与协定成员国的进出口总值占泰国外贸总额超过50%,协定生效实施对泰国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有明显提振效果。泰国商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泰国与协定成员国的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0.1%。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表示,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进一步消除区域内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不仅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而且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原产地累积规则为代表的一系列安排,正有力降低区域内生产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中国主席李焱说,协定促进了区域产业流通和分工合作,形成资源与技术互补机制,有利于成员国在国际贸易中充分发挥优势。
共同发展增添动能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面临严峻挑战。观察人士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有效对冲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在世界经济困难重重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新兴市场注入强劲增长动能。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将东南亚地区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5.1%上调至5.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协定对东盟国家经济的拉动预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彼得·德赖斯代尔表示,生效第一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显现填补自贸协定空白、提振区域贸易、强化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有潜力作为平台将亚洲贸易红利投射到全球。
柬埔寨首相助理大臣高金华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胜利。经过共同努力,协定组建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国都会从经济合作中受益。
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主席张锦雄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整合资金、资源、专业技术和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合作循环和生态。在不确定的世界发展格局中,提供了稳定性和有序性,未来能够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森永正裕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种高水平、统一贸易投资规则的自由贸易形式,为今后构建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统一规则的自由贸易协议提供了参考。
多边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11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5.5%,高于中国外贸整体增速。中国仍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充分释放制度红利提供市场空间和产业体系支撑,为促进亚太地区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1月—11月,中国与协定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持续显示出协定区域贸易自由化优势。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进口成本下降和出口机遇增多的推动下,搭载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农产品的“水果专列”沿着中老铁路驶向广阔的中国市场。随着协定的深入实施,其对区域内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将持续显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与“一带一路”倡议双轮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目前多数协定成员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加深了协定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强化了共同发展理念,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功签署与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中老铁路通车一周年、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通车……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具有贸易投资整合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开放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会充分释放区域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对推动区域内实现经济强劲复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