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2年世界税收十件大事可以看出,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全球发展需要更公平、更稳定、更可持续的国际税收体系,国际税收领域有许多大事体现出合作共赢的主旋律。
过去一年,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双支柱”国际税收改革有以下新进展:2022年12月15日,欧盟理事会完成书面程序,正式通过关于确保欧盟跨国企业集团和大型国内集团达到全球最低税收水平的指令。欧盟成为实施支柱二全球最低税的领跑者,也给支柱二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带来了新的曙光。
2022年7月11日,G20/OECD包容性框架发布《支柱一金额A进展报告》,不仅总结了迄今为止在金额A方面开展的技术工作,而且提出在2023年上半年将举行多边公约的签约仪式,以落实支柱一规则并争取在2024年开始实施。报告的发布使支柱一在理想成为现实的道路上往前更进了一步。
联合国也在持续研究和推进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的不同解决途径。2021年版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有两大变化:一是增加了第十二条B“自动化数字服务所得”条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相较于金额A方案以外的另一条更简捷的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的路径;二是增加了第十三条“财产收益”条款第七款,该条款明确来源国可对非居民纳税人间接转让财产从本国取得的收益征税。
过去一年,中国税务部门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着眼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中国确定性”。
2022年9月19日至9月21日,第三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在阿尔及利亚举办,会议达成了《第三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联合声明》《“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年度报告》等六方面重要成果。
2022年11月2日,由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主办的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各方审议通过并发布了“金砖税务最佳实践”首批9个案例,中国税务部门与其他国家分享了智能化个税汇算清缴、税收宣传月以及税务海关转让定价协同管理机制3个案例,从而向其他金砖国家以及各国税务当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授中国经验。
在国际税收领域,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度明显提升。2022年9月28日至9月30日,第十五届税收征管论坛大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会议围绕快速发展的经济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做好实施“双支柱”方案的税收征管准备、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以及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税收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大会对于经济数字化背景下加强各国税务机关之间的征管合作和经验交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022年11月23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通过了一项由非洲国家提出,名为《在联合国促进包容和有效的国际税务合作》的决议,充分体现出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维护自身税收利益的强烈愿望。
国际税收领域的合作共赢在2022年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按照计划,成员国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相互之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这将极大地促进这一地区自由贸易发展。
绿色低碳、转让定价是2022年世界税收大事的又一个亮点。2022年12月13日,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达成临时协议,确定从2023年10月开始实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在世界上首创碳边境调节机制,为各国利用经济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用税收手段抑制全球碳排放进行了一次新的有益尝试,其进度和效果令世人关注。
2022年1月20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2022年版《跨国企业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指南》,这是在2017年版本的基础上,收录了OECD在2018年发布的《交易利润分割法应用指引》《难以估值无形资产税务管理应用指引》以及在2020年发布的《金融交易转让定价指引》的相关内容,并对《转让定价指南》中原有的内容根据新增补的章节条款进行了一致性调整,从而使指南更加完善,更具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