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税”助农 绘就河南农业好“丰”景

2023年01月13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通讯员 张卫霞 王克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各类粮食企业已累计收购秋粮逾1亿吨。作为农业大省,2022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1357.87亿斤,位居全国第二,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河南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助力涉农企业不断强化科技引领和装备支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以“税”惠农 守护“农业芯片”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守护好这个“芯片”,才能牢牢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2022年4月,总规划面积1476平方千米的《“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正式印发,河南开始全力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

新乡市是豫北粮仓,也是“中原农谷”的核心所在。全国首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就落户于此。“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种子种苗培育和技术研发。育种工程前期建设及研发投入大,企业资金压力很大,幸好税务部门及时辅导办理留抵退税,2022年以来我们累计退税超37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波说。

留抵退税资金“施肥浇水”到企业根上,有力助推企业焕发新的生机。提及种业未来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新友表示,“育种中心将与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科技力量,持续做好种业强芯、科技富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小种子,大产业。走进“种业小镇”——许昌长葛市石象镇,100余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作为以种业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农村农业发展项目,“种业小镇”集种业科技研发、种子加工、仓储物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由河南鼎研泽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招商、运营,流转土地5000亩,辐射带动周边30余个村庄,引进国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及种业企业在此建设试验基地,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

“建设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长葛市税务局主动上门进行一对一的政策辅导,为我们送上政策‘大礼包’。”公司董事长朱伟岭说,“光是2022年,我们就享受了400多万元的税费减免,国家政策红利就是我们的‘定心丸’,让我们更有信心把‘种业小镇’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以“税”助农 打造“智慧农机”

颗粒归仓,离不开农机装备的充足投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

河南省税务部门靠前服务,主动帮助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纾困解难,不少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减负效果明显,开始鼓足马力、换挡提速,以科技创新增产量、提质量、抓效益。

寒冬时节,位于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内,一辆辆崭新的智能农机依次排列,企业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2022年,我们生产的AI人工智能收割机斩获了行业含金量最高的‘中国农业机械年度TOP50+’大奖。”河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凌志说,“这份大奖离不开税惠政策的大力支持,2022年以来,我们已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656万元。”

河南省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也是真金白银税收优惠的受益者。

“农业科技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国家的税惠政策支持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公司总经理王云飞说,“近三年,公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870万元。持续加码的税惠政策让我们在技术攻关方面更有底气和信心。”

“2022年以来,我们已投入2545万元用于农机装备研发。得益于税惠政策的支持,目前,企业参与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过350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发明专利79项。前不久,我们还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王云飞说。

2022年10月,《河南省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方案(2022—2025年)》正式印发。该方案明确,到2025年,河南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力争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围绕这一目标,河南省税务部门将高效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为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激活企业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

以“税”兴农 擦亮“豫农名片”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丰收的粮食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餐桌的“华丽蝶变”。

“华丽蝶变”背后,是近年来河南持续走好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提质增效之路,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河南省税务部门在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上下功夫,助力打造更多“豫农名片”。

南阳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当地税务部门针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多元、业务多样的特点,在政策宣传辅导、涉税业务办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化服务,组建惠农涉税服务团队,定期开展调研问需,实行重点企业“一户一策”,助力食品加工企业跑出“加速度”。

走在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的玻璃参观长廊里,可以清晰看到工人是如何把各种原始食材变成香甜美味的饺子和汤圆,并被运送到冷冻隧道进行速冻的,行云流水般的全自动生产线不禁让人赞叹。

据了解,郑州市惠济区税务局利用“首席联络员+专家团队”服务管理模式,为思念食品等辖区内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个性服务,持续开展“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走访,多次走进企业调研交流,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解答涉税疑难。同时,以精准宣传、精准落实、精准管理为抓手,不断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发展活力。

“目前,思念食品涉及水饺、汤圆、面点、西点、休闲食品等6大类400多个花色品种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7%。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离不开税务部门全方位的扶持。”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CEO王鹏表示。

粮稳家稳,家稳国安。河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孟军表示,河南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切实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政治责任扛牢扛稳,以更实举措赋能市场主体,以更优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