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国家税务总局承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2022年被评为“河北省最美税务人”,他带领的驻村工作队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从税29年,扶贫5年,先后历经7个工作岗位,虽然岁月在国家税务总局承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姜涛脸上留下了无法抚平的痕迹,但他曾经的誓言、如磐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做一块持续释能的“蓄电池”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促进发展。”这是姜涛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1992年,19岁的姜涛来到河北税务干部学校学习。两年后,他从税校毕业,进入平泉市地税局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姜涛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1998年他自学完成了大专学业,2002年又取得本科学历。学习和工作之余,他还以考促学、以考促干,相继考取了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并在2017年入选国家税务总局兼职教师。
2013年考取注册会计师时,综合阶段考试英语分值占比达22%,这对英语水平有限的姜涛来说,实属一道难题。但一想到专业阶段的6门课程都已通过,怎能轻易放弃?于是,他将英语单词抄在小纸条上,每天上下班路上随时拿出来背。过了“单词关”后,他又开始钻研写句子、写短文,并尝试用英文回答财务、审计问题。最终,姜涛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当时单位第一个考取“双师”资格的干部。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承德市税务系统相继有50多人报名考取“双师”,掀起一股学习热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姜涛还坚持学以致用,作为承德市税务局税务专家辅导团成员,他先后为纳税人讲解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60多场、培训人员5900多人次。
在一次青年干部座谈会上,有人问姜涛坚持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他说:“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作‘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做一位“真扶贫”的好干部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农村走出来的姜涛,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2017年3月,他主动请缨带队进驻隆化县茅荆坝乡团瓢村开展精准扶贫,吃住在村里,一干就是5年。
到村不久的一天晚上,姜涛在大街上突然被一位村民拦住,“你们来扶贫的是不是都是单位的边缘人,啥也干不了?”村民的话深深刺痛了他。当天晚上回到住处,姜涛陷入了沉思,他下定决心更要好好干,证明自己不是“边缘人”。
团瓢村没有产业基础,乡亲们收入来源有限。为帮助村民增收,姜涛主动与村两委班子研究致富方向,确定了“智慧+生态”的产业扶贫思路。为确保产业落地,他多方奔走协调,积极做村民思想工作,村里陆续建成养牛场、草莓园、山楂园等特色产业基地,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不足3000元增长至超过1万元,村里也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内生发展。当初拦住他的那位村民,后来被安排到草莓园工作,每月工资4000多元。现在他逢人就说:“税务局的扶贫干部,是真干事、真扶贫的好干部!”
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同时,姜涛还把好学精神带到了村里。他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鼓舞贫困户的脱贫士气,选树“脱贫之星”,28名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影响带动11户贫困户创业致富。他还牵头在村里开设“第一书记小课堂”,利用业余时间为村里的学生辅导功课,让“努力考上大学”成为村里学生们的新期待。在他驻村的5年里,全村有15名学生考上大学。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2020年,团瓢村被评为河北省文明村。2021年,姜涛带领的驻村工作队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得知获得表彰的那一刻,姜涛的眼眶湿润了,5年的执着和努力换来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一切都值得了。
做一名让纳税人满意的税务人
2021年12月,结束了在团瓢村的驻村工作后,按照组织安排,姜涛担负起承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的职责。
“每一名税收管理员都是一名服务员。”每走访一个分局,姜涛都要提起这句话。刚上任两周,他就走访了全市税务系统64个分局中的55个,实地了解基层分局入企业讲政策、优辅导的落实情况,收集整理纳税人缴费人的意见建议,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再一一反馈。
倾力打造“阳光e税”服务品牌,推出“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10类94项具体举措……“不满意,请找我”,本着这样的服务理念,姜涛带领相关人员制定纳税人权利救济“马上办”解决管理办法,对涉及纳税人权利救济和税费争议案件全程跟踪督导,实现受理案件100%“马上办”,处理结果100%满意。2022年1月,承德市税务局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
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后,为让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姜涛带领局里的纳税服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共向7000多户企业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税费政策“真金白银”的支持。
“纳税人的满意,就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姜涛说。在他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始终保持一份热爱,才可能有所收获、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