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国家税务总局海口市秀英区税务局青年干部焦延格外忙碌,海口、乐东、东方、昌江、白沙、儋州……这一年,她宣讲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海南。
焦延对宣讲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自2020年进入秀英区税务局以来,她主动参与到宣讲工作中,迄今已完成42场宣讲,成为单位有名的宣讲能手。2022年,她先后获评海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海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用热爱开启宣讲生涯
读大学时,焦延就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演讲比赛,表达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广州读研期间,她又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并受邀参加一些智库论坛、学术年会等,这些经历都为她日后走上宣讲之路奠定了基础。
2021年,当时秀英区税务局临时接到共青团海南省委通知,要选出一位口才好、有热情的青年干部,和其他部门的青年代表一起参加在海南师范大学的宣讲。经过自我推荐和民主推选,焦延被单位确定为最终人选。2021年5月,在秀英区税务局办公室工作不足1年的焦延第一次正式踏上宣讲舞台,此次宣讲的主题是“传承五四精神 凝聚青年力量”。为准备讲稿,焦延熬了好几个夜晚,字斟句酌。等到上台的那一刻,虽还是不免有些紧张。但想到领导和同事信任的眼神,焦延迅速调整节奏,最终圆满完成了宣讲任务。
这次过后,焦延在宣讲方面的才能逐渐被发掘。2022年,她加入了海南省青年讲师团、海口市青年讲师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辗转多地,开展主题宣讲。
焦延的演讲情绪饱满、极富感染力,她总是能找到最贴近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故事,用平实而感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台下的掌声里、在同事们给她的反馈中,她更加坚信了宣讲的价值。一次宣讲过后,一位孕妈笑着对焦延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听您宣讲了,每次听都让我特别感动。这次我还带了肚子里的小宝贝来听,这是很有意义的胎教!”
每场宣讲过后,焦延都会留出时间,认真回复听众的问题。有一次,一位母亲在听完她的宣讲后感慨良多,去后台找到她,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焦延帮一下自己因求学不顺而选择“躺平”的儿子。看着这位母亲着急的神情,焦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上门拜访后,焦延发现求助者的儿子并不是一心想“躺平”,他也有梦想和追求,只不过被暂时的挫折绊住了。焦延耐心地给小伙子上了一堂“私教课”,事后也常常为他疏导开解。在焦延的劝导和鼓励下,小伙子不仅成功考上了研究生,还主动加入学校疫情防控志愿队,成为一名朝气蓬勃的阳光青年。事后,那位母亲多次给焦延发来信息,表示感谢之情。
用执着拥抱更大舞台
从一开始的税务新兵到如今的宣讲能手,这期间,焦延经历过彷徨与挫折,但每一次她都勇敢迎接挑战,不断突破自我。
不知多少个夜晚,焦延都是在熬夜改稿、备稿中度过的。每次重大会议之后,她都要紧跟时事,深入学习,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宣讲有高度、有热度、有深度。不光自己学,她还经常和宣讲团的成员开展集体讨论,在思维碰撞中寻找灵感火花。身边很多人劝焦延:“如今已有诸多荣誉在手,不必有太大压力。”但焦延却说:“只有不断进步,才对得起每一次上台的机会。”
2022年11月,海口市税务局举办党建品牌宣讲比赛,代表秀英区税务局参加比赛的干部临时有事,正在休探亲假的焦延临危受命参加了这次宣讲。当时,距离比赛仅剩下两天时间,焦延连夜打磨稿子。有同事劝说焦延:“稿子就别再改了,你现在能把稿子熟悉起来难度已经很大了。”焦延说:“稿子没有自己的风格,讲起来就不够有血有肉,那又何谈打动观众呢?”彩排时,她还在琢磨稿子。第二天比赛时,焦延全程脱稿,富有激情地讲完了整场,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焦延直言,她也偶有缺乏灵感的时候,担心内容是否足够精彩、形式是否有所创新。“宣讲首先要抓住听众的耳朵,听众若是听不进去,一切努力都只是白费。”渐渐地,焦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宣讲风格,她爱讲自己,越是接地气,越是受人喜欢;她很幽默,听众的笑声让宣讲效果锦上添花;她很真诚,认真准备讲稿,真诚表达情感,听众总会产生情感共鸣。
如今,作为一名宣讲人,焦延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2022年,她应邀参加海口电视台《宣讲员话党代会》《我为什么要入党》等视频录制,借用网络途径,积极传播正能量,展示税务形象。2022年10月,她被海南省委网信办授予“海南青年好网民”荣誉称号。
焦延说:“很庆幸自己工作在基层,希望我能继续打磨宣讲本领,用温暖的声音为大家送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