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春节贴春联、贴“福”字的一些习俗和寓意不太清楚,看到红纸上的“福”字,有的端端正正地贴着,有的则是倒着贴的。为什么把“福”字倒着贴?我有点儿困惑,经别人解释才知道,在北方有些地方,倒着贴“福”字,是寓意“福到了”。
中国人经常把“福”字挂在嘴边,是一种民间传统风俗,是人们内心盼福、祈福、珍福、守福、传福的传统理念的反映。
在我们身边,“福”随处可看见,随时可听见。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贴上红红的“福”字。遇到别人结婚、生日、生意开张等喜事时,我们会送上声声祝福;别人运气好、生意顺时,我们也常说“有福气”……追求幸福之心人皆有之,有时,一个“福”字甚至包含了人们全部的祈盼和祝愿。
在中国人心中,“福”可包含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和追求,所以“福”的具体含义也就因时、因地、因人、因景而异。比如给老人祝寿,“福”就是增福长寿,因此,我们祝愿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贺新婚夫妻,“福”就是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因此,我们祝愿两人能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祝贺生意开张,“福”就是财源滚滚,因此,我们祝愿其事业蒸蒸日上,生意红火。
健康、平安、美满、安宁、和平……皆可纳入“福”中,追之即“求福”,得之则“得福”。
可是,很多时候,“福”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追求幸福是个努力奋斗的过程,所以,“福”字中也蕴含着立志、追求、奋斗、守护之意。
人生在世,无人不在追求幸福。追求幸福,必须先立下志向,找准目标,然后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付出了汗水、辛劳和智慧,才能最终摘得幸福之花,得到幸福之果。
一个“福”字,也包含着世间深刻的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变幻莫测,福能转化为祸,祸也能转化为福。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福祸之事,不能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当灾祸降临时,只要我们不畏惧、不气馁,积极应对,就可能转祸为福;而当福运来临时,我们也不能骄傲自大,需要抱一颗虔敬之心,真诚对待。
“福”和“善”紧密相连。古人言:“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一个人心秉善念,常行善事,就会得到大家的赞赏、拥护和帮助,就容易得到幸福;倘若一个人心存恶念,常行坏事,就会招致人们的反感、反对,迟早会引来灾殃。一个人只有将“善”字装在心中,才能时常与“福”为邻,走上福运,求得福果。
假如把“求福”比喻成播种育苗,那么我想,种下善良的种子,培上正直的土壤,浇下辛勤的汗水,添上智慧的肥料,再加上风调雨顺的环境,就一定能种出美丽耀眼的幸福树,结出香甜可口的幸福果。
春节临近,我愿送给大家一个装满“福”字的大福袋,愿每个人都栽下幸福树,求得福运久,通过自己的善心和善行、努力和奋斗,摘下幸福果,得偿心中愿。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涉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