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党中央一声号令,6000多名交通大学师生从黄浦江畔迁到渭河之滨,投身祖国大西北建设,铸就了伟大崇高的西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西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对西安税务部门更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税收篇章具有深刻意义。
筑牢“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在于“听党指挥跟党走”。西安税务部门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对税收工作提出系列要求。我们要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税务总局党委统一安排,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各项工作中去,确保不折不扣落实落细。
二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奋进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立足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获取智慧,从税收改革发展中汲取经验,主动承担起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职责使命,持续激发系统上下创新创造的活力和奋进前行的动力,坚决做到看得准、跟得紧、落得实。
三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破解改革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税收改革发展同样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深刻领会报告中贯穿的宏观战略方向与微观路径方法,既要端正“怎么看”的认识问题,又要解决“怎么干”的实践问题,既要部署好“过河”的目标任务,又要解决好“桥或船”的实际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破解税收改革发展的难题。
厚植“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西迁精神集中体现了“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税收一头连着国计,一头连着民生,我们必须厚植家国情怀,做到国之所需我之所向、民之所需我之所往。
一要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西安肩负着国家级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部大开发桥头堡、“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西安税务部门要综合运用政策、征管、服务等措施,助力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西安落地见效。
二要牢记职责使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紧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中欧班列长安号等重大项目,丰富“税务管家”服务内涵,做实“亩均税收”经济分析机制,做优“税眼看西安”以税咨政品牌,做好“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服务保障,完善以税企交流“掌上通”、可视办税“云税通”、便民服务“一线通”为主要内容的“三通”集成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税收营商环境。
三要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切实做好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筑牢兜底基本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教育、生育等支持政策,做好群体性政策的精准帮扶。建设自助办税缴费区,全面打造“5分钟办税(费)服务圈”,实现纳税人缴费人高频税费业务“原地办、快捷办”,把服务管理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坚持“抓创新促融合”的发展理念
进入新时代,西安交大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实现了西安交大的二次创业和西迁精神的二次升华。这一创新、融合的发展理念对税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一要推进技术与业务创新。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引领业务创新,梳理总结改革过程中的典型案例、风险隐患、经验教训,并以此推动机制体制创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以“智慧税务”建设引领技术创新,依托数据驱动,注重系统集成,加快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推广步伐,不断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服务的便捷性。以人才创新引领机制创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建立基层干部直联“一把手”直通车,把落实改革任务与听取群众意见结合起来,增强工作创新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要强化部门融合推进精诚共治。税收现代化不是通过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要加强向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主动参与地方目标考核和改革试点,争取进入地方创先争优大盘,持续提升税收工作的影响力。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融合,密切与财政、社保、医保、人行、发改等部门的联系,通过定期开展联席会等形式,为推进各项税费改革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要加强与公检法司、法律仲裁、行业协会以及高校院所的融合,深化协同共治,拓展更大“朋友圈”,凝聚更多“税合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西安税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西迁精神营养,锚定全国“第一方阵”,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谱写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