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动能”助推厦门企业绿色发展

2023年01月30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曾霄 通讯员 雷晴 陈海敏 戴小花

近期,第五批福建省绿色制造名单出炉,厦门42家绿色工厂、6个绿色供应链上榜,数量均居福建省各地市首位,绿色工厂数量较2021年增长160%,且行业范围更加广泛。

为助力更多企业走上、走稳、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持续强化税费优惠政策对绿色发展的支持效应,提供精细服务,助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为厦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注入“税动能”。

多重税惠支持,赋能绿色工厂

在厦门“2022年绿色企业十强”名单上,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高居榜首。这是该企业继入选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之后,获得的又一个绿色桂冠。

“我们公司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通过调整产品、原材料、能源结构和更新工艺设备、强化企业管理等措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将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产品,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并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该公司财务人员李鹭怡说,近年来,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成为企业打造绿色工厂、走稳绿色发展道路的底气。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超1亿元,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免税额合计约10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9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超4500万元……5年来,在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税惠账单”上,一笔接着一笔资金为其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精准一企一策,点亮绿色电力

自2022年以来,光伏发电项目成为新能源增量的主体。在厦门翔安火炬高新区,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内随处可见光伏发电设备,天气晴好时,园区内30%的用电都来自太阳能供电。该公司聚焦光伏电站配套产品制造,拓展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服务,目前拥有厦门与天津两大生产基地,新疆新生产基地正在投建中,2022年底达成合计9.5吉瓦的产能。

“公司在发展道路上特别是产品研发过程中,一直享受税收政策的扶持,税务部门一企一策精细服务让我们充分借力绿色发展好机遇及利好政策,不断集聚创新能量。”该公司负责人方蓉闽介绍,2021年—2022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过3800万元,为其加快建设低碳工厂、低碳园区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该公司推出的“智慧光伏+数字能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已得到广泛落地运用。从运营实践来看,发电侧可以实现30%以上的绿色电力替代,用电侧通过数字化技术又可以再综合降耗5%以上。

退税精准入袋,推动绿色升级

厦门高比特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太阳能充电器,通过智能调节导向杆提高太阳光直射率,并解决了太阳能硅板与蓄电池充电系统叠加充电冲突问题,大大提高了太阳能资源利用率和蓄电池使用寿命。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2022年,该公司新能源产品出口非洲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48.31%。

“得益于税务部门细致贴心的辅导和帮助,公司享受到了多项税费支持政策。出口退税款的精准入袋,有效缓解了我们流动资金的压力,让我们轻装上阵、大胆创新。”该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黄曼民告诉记者,2022年,该公司新能源产品销售占比达85%,享受出口退税1365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06万元。

推进节能减排,工业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是关键。据了解,借助税收大数据平台,厦门市税务部门对制造业企业进行“精准画像”,结合行业类型、经营情况、规模特点,建立健全快速响应、网格化落实等机制,定期收集企业诉求,线上线下开展辅导,主动推送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其驶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将坚持绿色创新驱动、节能税制先行,以高质量高标准的税收服务助力绿色企业发展。”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