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是我三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地理意义上的“流动”,带来情绪上的“流动”,更让我感受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为经济注入的“流动”活力。
在返乡的“大日子”,清晨5点30分,闹钟准时响起。睁开眼,我迅速起来收拾,然后裹上外套,拎起拉杆箱,向火车站出发。
清晨的街道静悄悄的,路灯投下昏黄的晕影,几颗星子镶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冷风钻入鼻腔,无数次披星戴月的旅途回忆涌入脑海。我有多久没有乘过飞机、高铁了?
前方骤然明亮的双闪车灯打断我的思绪。网约车司机靠在车旁抽烟,见我走近,他迅速在路沿上摁灭了烟头,一把帮我把行李放进后备箱。“系好安全带,咱们出发了!”
车子刚起步,师傅就先给我“交底”:“姑娘,一会儿四环上大概率堵车,要是不介意多几公里,我给您走五环行吗?”
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打开手机,地图的交通情况显示,6点左右已经开始有堵点。早高峰居然已经提前至此?
“最近几天都这么堵吗?”
“嗨,何止这几天啊!从上个月开始就天天如此。”说到了他的“痛点”,师傅滔滔不绝,“刚送完一位去大兴机场的乘客,去的时候畅通无阻,我估摸着40分钟准能成。您猜怎么着?嘿,快到航站楼那路堵得谁也动不了,好家伙,车挨车比二环还热闹,看得我这脑子发晕。”
“看来您是亲身感受经济的‘活力’了。”听着司机师傅的“单口相声”,我边笑边打趣。
“不瞒您说,来接您的路上我心里还琢磨呢,总听新闻里说国家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最近真是结结实实地亲身感受了一把,这势头,好啊!”
调侃的语气,说出的可不是一句玩笑话。我想起最近出炉的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的背后,有税惠政策持续为市场主体“输血补气”的支持,包含退、减、免、缓的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精准落地,驱动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车窗外的楼房、树木飞速倒退。7点,路上的车渐渐排起了长龙。师傅凭借着“老司机”的高超技术,在车流中左插右绕,宛如一条见缝就钻的鲶鱼。
被迫接受了窗外不满的喇叭声,我忍不住开口提醒:“师傅,您这车看着挺新呢,这种‘炫技’开法,感觉很容易剐蹭啊。”
“哈哈哈,姑娘您放心,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开出租车十多年了,干网约车四年,什么线路好走我门儿清。咱这车去年8月换的,德系车,1.4T,开着比我那旧车有劲儿多了。”师傅操着一口“京片子”,“炫耀”自己宝贝的吃饭家伙。
“8月?我记得去年国家出台了车购税减半的优惠政策,您应该享受到了吧?”一听到对方话中的“关键词”,我忍不住把话题往税收上引。
“当然了,还是我媳妇提醒我,说有新政策了,你要换车赶紧换。我这一算,嘿,省下来大几千呢,相当于我干十多天的收入,我就果断出手了。”
中国人讲求“落袋为安”。拿到手的“真金白银”,对于民生而言是立竿见影的福祉。为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国家对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而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购税。新政策实施第一个月,全国享受减征的车辆达109.7万辆,购车的消费者直接降低了成本。
“这么说吧,去年受疫情影响业绩有点波动,但国家的各项政策不断出台,我们的平台也在不断完善,心里还是觉得有盼头。”快到车站了,师傅一路的谈天说地又落回到最基本的生活。“闲聊”之中,我了解到,师傅说的“平台完善”,指的是部分网约车平台响应政策,推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降低了司机师傅入保的门槛。
近几年,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骑手等快速增加。但由于他们的就业方式相对灵活,很难纳入我国现行劳动法调整范畴。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开展了系列工作,为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蹚出了一条新路。目前,税务总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办法,试点已于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省市启动,选取出行、即时配送、外卖、同城货运行业部分较大平台企业的骑手、司机等人员开展试点,有效保障其职业伤害保障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车缓缓开到送站口,我和师傅的“闲聊”也告一段落。师傅帮我卸下行李箱,潇洒一挥手:“快进站吧,一切顺利!”
“也祝您一路顺风!”
晨光熹微中,高铁载着我飞驰向前。我依然回想着出租车上的对话,视野逐渐向远处延伸:高速路上,司机师傅们一路疾驰;车站内外,归乡游子正奔向远方的家;街边巷口,无数家店铺亮起招牌开门迎客,实体经济葳蕤蓬勃……人们心里那股打不垮的“精气神儿”在这个春节假期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强大能量正通过无数毛细血管有力地传输到各个领域。
万家灯火里,绽放的笑容是民生的温度;川流不息中,步履不停是这个国家跳动的脉搏。前行,前行,追梦的你我,奔跑在洒满希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