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务绩效管理这一具体领域,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税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通过10个版本税务绩效管理的迭代升级,以及“战略—目标—执行—考评—奖惩—改进”的完整管理链条,绩效管理在税务工作中有效发挥了“指挥棒”作用。从整体与局部辩证关系看,税务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提升,是国家税务总局坚强领导全国税务系统,坚定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在中央国家机关中先行先试,为开展好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的“税务方案”。各级税务部门应准确认识整体与局部辩证关系,实现绩效管理在税务总局统一领导、整体布局下的分级负责、联动互促,推动税务绩效管理长远发展。省以下税务局从整体上把握税务绩效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从局部上应对税务绩效管理的个性化、具体化问题,保持考评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相对稳定和基本一致。重庆市税务局严格遵循税务总局要求,全面承接、分项落实、明确权责、突出特色。根据机关处室与基层单位职能职责、任务分工不同,并结合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形成机关处室和基层单位“两级”,基层单位分为中心城区税务局、其他区县税务局、跨区稽查局“三片”的“2+3”考评格局。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应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把认识矛盾和化解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比如编制绩效考评指标,当前应紧扣税收现代化建设的主攻目标、激发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主观能动、压实“四个有人管”的主要责任,确保指标制定与目标推进之间具有强关联性,从数量、质量、进度、效果等维度确定考评标准的合理性。重庆市税务局高度重视绩效指标编制工作,落实指标数量逐级只减不增的要求,凡市局机关处室能承接的指标,绝不向基层单位分解考评,市局考评基层单位的指标数量2020年—2022年逐年降低,年均降幅达18.91%;此外,量化指标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考评基层单位的量化指标数量占比达73.91%、分值占比达71.5%;2017年率先创设“工作质效”指标,根据不同条线工作在全国排位分区间实施考评,并不断优化细化计分规则,有效推动了条线工作力争上游。
把握好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十年来,税务绩效管理坚定不移地推、坚定不移地改、坚定不移地用,与“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总目标有机融合,在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过程中持续改进。推动税务绩效管理长远发展,应加强对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管理。比如,重庆市税务局坚持基于组织绩效指标建立个人绩效指标库,其中包括政治考核的共性指标、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指标、个性指标,并保持动态调整;打通组织绩效与政府绩效,重庆市政府考评重庆市税务局的业务目标,均与税务总局考评省局的绩效指标相对应,同时把政府绩效考核结果纳入机关处室组织绩效加减分项目,以促进工作上统筹推进、措施上彼此呼应、考评上紧密衔接、结果上相互贯通。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