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正月初十一大早,国家税务总局朝阳市税务局干部、驻朝阳县胜利镇东山村工作队队员苑鹏,开车带着记者从朝阳市区出发,前往胜利镇东山村——这是一个地处辽宁西北的小山村。今年,是苑鹏驻村的第五年。
车越往村里开,年味儿越浓。路过胜利镇集市时,感觉更热闹了:带着热气的豆包年糕、新鲜的牛羊肉、红彤彤的福字灯笼……人们手上拎着各式商品、脸上挂着笑容。
路上,苑鹏向记者介绍,胜利镇是朝阳县未脱贫前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乡镇,而东山村又是胜利镇最大的一个村,2018年3月他上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村里有159户贫困户,人均耕地只有1.5亩。“第一次来时也是正月,村里冷冷清清,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没有生机勃勃的场景。”苑鹏回忆道,那时他就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
进村后,车子来到了招商引资企业辽宁维健农产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收储车间大门一开,只见黄澄澄的真空包装水果玉米排列整齐,高耸成山,蔚为壮观;不远处,十几个人正聚在机器前,紧张而有序地打包装箱。“春节期间销量激增,刚结束的全市农产品展销会上,咱们的水果玉米又爆单了!这不,喊来乡亲们加个班!”公司负责人马飞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手里厚厚的一摞发货单。
记者凑过去,一位名叫刘淑英的大姐笑着说,苑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与胜利镇党委及东山村村委几经努力,终于招商引资引来了辽宁维健农产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带动大家种植和加工水果玉米,实现脱贫致富。“我现在自己养了羊,农闲时就来厂里帮忙,不用再外出打工,日子越来越好。”刘淑英大姐说。
马飞告诉记者,企业刚成立不久,就遭遇疫情,苑鹏一边负责村里防疫工作,一边协助企业注册网店、进行网络直播,帮助企业渡过了最初的发展难关。此后,公司的运转逐渐步入正轨,苑鹏又千方百计帮企业寻找新的销售增长点,通过积极参加展销会等方式,成功吸引海外客户的注意,把水果玉米出口到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从2021年开始,苑鹏经过多方奔走协调,先后帮助企业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水果玉米蒸汽扒皮机、蒸煮、冻棒等设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帮助更多村民就业。“在苑鹏的帮助下,我们的水果玉米销量不断增长,2022年销量突破了8000万穗。”马飞高兴地说。
据了解,有了水果玉米这一特色产业,东山村村集体每年增收17万元,东山村和周边300多名村民有了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离开辽宁维健农产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碰到了村民谭银国。2022年初,54岁的谭银国带着在外打工挣的十几万元积蓄回到东山村。在苑鹏等几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他成功流转了30亩地,投资盖起了6个辣椒苗大棚。“以前村里太穷,不得不外出打工。现在不同了,政策好、干部好,回家创业才是正道!”谭银国说,2022年他种了2万株苗,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果。他对今年的发展很有信心,打算再加盖5个大棚。
来到苑鹏在东山村的住处后,他拿出几个白净翠绿的萝卜,热情地请记者品尝:“这是我们今年准备大力推广的新品种沙窝萝卜,水果玉米一年种两茬儿,收完玉米再种它,村民又能有一笔新收入了。”记者接过一个咬了一口,又甜又脆。
“这个沙窝萝卜的甜味,是从我的嘴巴里直达心里的。”苑鹏告诉记者,从驻村第一书记到驻村工作队队员,身份虽然变了,但作为驻村税务干部的责任始终没有变。“我相信,只要把心留在这里,把村民当家人,大家拧成一股绳,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苑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