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支持,让我们渡过难关看见未来”

2023年02月06日 版次:01        作者:本报记者 曾霄 通讯员 雷晴 陈海敏

今年一开年,厦门通测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汽车测速雷达产品订单不断,迎来市场“开门红”。“去年,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抢在行业之先推出了新品。感谢国家税费支持政策,让我们既渡过难关,又看见未来。”该公司负责人黄双茂说。

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税务部门累计为市场主体释放税费政策红利272亿元。一系列含金又含情的税费支持政策从纸上落到账上,切实帮助实体经济纾困解难,有效激发产业优化升级活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强力支撑。

续力鼓劲 实体经济轻装前行

制造业缓缴税费作为一项有针对性地为市场主体减负的新方式,体现出精准滴灌市场主体、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2022年,该政策延续实施为市场主体续力鼓劲,让制造业企业轻装前行。

“税收联络员第一时间告知我们这个好消息。”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罗艳晖告诉记者,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税费缓缴198.68万元,对保证正常运营及增加现金流起到重要作用。“政策延期意味着公司又多了几笔‘免息贷款’,我们把资金用于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创新多元化产品,推动智能家居、教育照明等领域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罗艳晖说。

出口退税是稳外贸的重要政策工具,2022年,国家税务总局等十部门联合推出了15项支持措施,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厦门税务部门多维发力,全力落实好政策支持,全面提高出口退税办理速度,2022年共办理出口退(免)税403.6亿元,出口退税办理时限位居全国前列,助力在厦外贸企业轻装上阵、走稳走远。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行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销售份额达90%,SIP话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该公司财务主管邱华弟告诉记者:“公司年出口退税超亿元,作为一类出口企业,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服务,退税款两三天内就到账,有效提高资金运转效率,进一步增强外贸出口履约能力和企业信誉,为我们提升产品的海外竞争力提供坚实助力。”

缓缴延续,退税提速,增加的是流动资金,提振的是企业信心。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市新增商事主体17.2万户,增长17.6%,市场主体已突破80万户,为全市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扶一把 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

作为数量最多、最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2022年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接连落地,让中小微企业稳岗拓产的信心持续增强。

厦门川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员工300多人,2022年享受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优惠政策,减免税费62.41万元。“税务干部总是在第一时间为我们带来好消息,及时解答涉税疑难,指导申报操作。随着一笔笔减免税费款到账,公司业务不断开拓,今年计划招收更多员工,确保各项工程稳步推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高小绿说。

2022年出台的“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将惠及面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成本端为其减轻经营压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鼓励了更多市场主体大胆创新、专注研发。

作为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厦门勇仕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占比68%,2022年公司开展研发项目5个,研发费用投入总额同比增加7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政策,坚定了我们的创新决心。税务干部主动上门开展宣传辅导,让我们可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到7000多万元。”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李灿霞说。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厦门市2022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新型研发机构11家,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43家,数量占全省总量的50%,助力厦门跻身全国“专精特新”城市十强。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以退促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规模大、指向准、效果好,对市场主体的帮扶更直接,企业获得感更强烈。

昕诺飞电子(厦门)有限公司去年获得留抵退税800多万元,原本账面上的钱变成了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该公司总经理聂锋告诉记者:“这些钱管大用了。在疫情期间,我们用退税款增设了新的生产线,把产能提高了50%以上。国家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让‘中国造’走得更远。”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市税务局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60.5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有效缓解企业达产扩产压力,稳住了企业发展信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邓力平指出,2022年实施的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减税降费政策工具箱,成为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发力的关键性举措,切实增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底气。

过去一年,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99元,增长5.7%,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7.6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9万人,吸纳7.8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钧表示,2023年厦门税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税务工作会议部署,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谋深做实“高素质高颜值高质量发展税收现代化高地”,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