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宁波外贸人的2022年总结一个关键词,“勇闯善为”四个字再合适不过。宁波作为全国外贸第六城,滋养了外贸人开放合作的精神。2022年7月,宁波开全国之先河,36名外贸人员包机飞往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启欧洲之旅。2022年8月,宁波再度开启涉外商务包机,奔赴欧洲各国联络海外客商,引发全球关注。2022年12月,宁波又果断出击,实施“百团千企万人”行动,组织外贸企业前往欧洲开展经贸活动。
近日,记者采访了参与商务包机的部分企业代表,听他们讲述“万里赴商机”的经历,以及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带给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生意是面对面谈出来的”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针织设备供应商。近几年,该公司研发了新型“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只需放进一根纱线,一件成衣便能在45分钟内自动制造完成。这是慈星股份打入欧洲市场的第一个新型产品。
“远在意大利的客户搞不懂我们设备的操作系统,一直希望我们派技术师傅去培训指导。”公司服装设计师朱红振说,“生意都是面对面谈出来的,对于我们生产型外贸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这次出国洽谈,我们不仅为意大利客户进行了现场培训,还悉数拜访了10多家在意大利的老客户,收获了更多订单。”慈星股份董事长孙平范说。
一直以来,慈星股份在设备更新改造和核心技术攻关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税费政策红利让公司有十足的底气。2022年,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优惠超1.4亿元。“现在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都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2022年总投入更是达到了6000万元以上。”谈到企业的未来,孙平范充满信心,“‘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在欧洲的应用,标志着欧洲市场传统横机迭代的正式开始,将来会有大批量传统机器需要更替,我们新产品的市场机会将进一步扩大。”
“感觉世界又被拉近了”
“三年多没见面的外国客户,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宁波爱特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光明分享了自己去俄罗斯参加国际五金工具展时印象最深的一幕,“感觉世界又被拉近了。”
宁波爱特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五金工量具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外销占比达80%。疫情发生以来,企业遭遇客户减少、订单不足、产值下降的困境。“虽然我们一直与客户保持线上沟通,但线上接单与面对面洽谈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区别。”韩光明介绍,展会期间,企业接到10万美元的订单,并吸引了7个深入洽谈的意向客户。
“对市场前景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比拿下具体多少订单更有价值。”韩光明说,接下来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2022年以来我们享受各项减税降费优惠约500万元。这些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用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宁波外贸人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的同时,宁波市税务部门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简化、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现在我们出口退税二类企业退税办理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宁波宝丰工量具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黄爱浓说,资金周转压力小了,企业放手一搏更有底气。“我们已经排定了外拓市场的计划表,将前往美国、法国、德国参展。”
“面向未来有信心有底气”
“我们赴沙特阿拉伯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品牌商品沙特智造展。”宁波康立特电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林程娜告诉记者,出境参加阔别三年的智造展,是企业展示新产品、走访老客户、寻求新客户的最佳方式。
“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和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近两年企业的经营状况向好发展。”林程娜说,仅2022年,康立特就收到出口退税超1650万元。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达1.4亿元,出口业务占比90%以上。疫情期间,康立特在国外设立了办事处,聘请当地华人代为参加重要展会,维护客户关系。此次沙特之行,企业拜访了几家老客户,依靠过硬品质和真诚交流,不仅争取到了更多海外订单,还发展了一些潜在客户。
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渊向记者展示了他沙特之行时的朋友圈。“中东之行,有结识的新客户、潜在的新订单,更有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以及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底气。”
陈渊告诉记者,在中东的那段日子里,他们参加行业展会、参观海外仓储基地,发掘新客户、拜访老朋友……争分夺秒地把过去三年失去的时间和机会抢回来。
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高清数字显示线HDMI、光纤、网络布线系统、柔性电缆等产品的企业。欧美市场曾经是陈渊拼搏的主阵地,但过去三年,受国际国内疫情反复、欧洲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收缩、供应链不畅通等问题使企业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该公司大力推进产品研发,通过创新材料、优化工艺,成功推出新产品。“2022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90万元。”陈渊说,“我们现在不仅拥有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还上线了‘蜂起’B2B电商平台,研发生产和销售推广都有了新起色。”
了解到印尼正在准备从模拟电视信号转换提升到数字信号,陈渊带去了一些升级后的新产品。“新老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都非常认可,他们打算最近来国内实地看一看我们的企业。”陈渊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