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和“文字”较真儿了一天的我回到家里,打开冰箱,拿出妈妈春节期间给我准备的腊肉,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当家乡的味道再次刺激味蕾,亲切的乡音、熟悉的唠叨瞬间涌入了我的内心。虽然离家才几天,却勾起了我的无尽想念。
记得除夕那天,爸爸一大早把我从被窝里叫醒。穿上为过年准备的新衣服,一番洗漱整理后,我们就出发去爷爷奶奶家吃团年饭。
我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城,过年那几天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靠近路边的地方都点上了香烛,让祖先也能歆享这一份团聚的幸福。为了能尽兴喝上一杯,父亲没有开车,我们一家走着去了爷爷奶奶家。一路看着久违的家乡风物,我特别开心。
还没进屋,就闻到空气中浸满了饭菜的香味。我一下就分辨出,一定有每年过年都少不了的猪肚煨鸡汤和梅菜扣肉。饭菜还没完全准备好,我们先在客厅喝起了茶。爸爸加的茶叶总是量大,喝起来有点苦苦的,但是味道醇厚,就像南方冬天的天气,有些难熬但是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一口热茶下肚,暖意从胃散发到周身,更加激发起人的食欲。客厅茶几上放着奶奶年前特意炸好的三角酥,但是今年她忘记在面团里放蒜叶和辣椒了。看着奶奶头上的白发,好像比几年前白得更彻底了。家乡很少下雪,她的头上却落满了白雪。
转过头去看爷爷和爸爸,他们的黑发底下也藏着一丛丛白发。虽然为了迎接新年,他们早早就染黑了头发,但还是掩盖不住白发生长的速度。两三年没回家过年,我才发现,长辈们都在以平静但惊人的速度变老。
大家聊着天,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十二点。听说有的地方是晚上吃年夜饭,但在我家,向来是中午吃团年饭,晚上再继续吃中午的菜。爷爷年轻时当过兵,他对生活的一些细节总是要求严格,比如要按时吃饭、早睡早起、每天锻炼身体。虽然他的声音不如以前洪亮,走路的步子也不再灵活,但这些习惯却从未改变。
大家围坐一桌,桌上的热汤和菜散发出的热气弥漫在饭厅里,眼前的景象都模糊了起来,但家人的欢声笑语却格外清晰。因为我在北京工作,爷爷讲起自己以前去北京出差游玩的经历,奶奶则问起我平时工作的情况,提醒我少吃外卖,多在家里吃饭。在外漂泊,回家一趟就像充电加油,积年的劳累从肩头卸下,只剩下与至亲互诉衷肠的轻快。
菜过五味,奶奶从厨房端出了刚热好的水酒。听奶奶说,水酒最是狡猾,喝的时候像甜水,后劲却特别强,喝多了容易醉人。以前我不爱喝酒,时隔几年回家过年,说什么也要尝一尝家乡的美酒。拿米酿成的水酒,喝进嘴里甜中带酸,还带着一股酒精的冲劲。喝完不一会儿,我的头就有些热热的,两颊像是被火烤着。这家乡的酒,真是温暖又醉人。
吃完饭回到客厅,大家又开始聊天。辞旧迎新的时刻,总是适合怀念。爷爷已经是大家族中为数不多的耆老,乡下家族中有什么大事需要决定,都会找到他,听取他的意见。说起早先几年去世的大爷爷和二爷爷,爷爷的眼神中有一些怅惘,他也在经受着时光带来的变化。然后,他又说起我们的祖先六百年前因为饥饿,从南岭的另一面翻山越岭,来到了这片土地,在乡间开创了这个大家族,延续至今。
许久未曾归家,家乡建起了高铁站,小城里也有了许多时髦的建筑。时间带来的变化很大,但有关饮食、有关亲情、有关思念的部分,却未曾改变。新岁已至,我怀揣着这份不变的情,期待自己能在不居的时光中变得更好。待来年团圆时,让新春的家宴再为我接风洗尘。
(作者单位:中国税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