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无声处

2023年02月06日 版次:06        作者:李萍

大年初五我农历生日那天,父亲却有些小小失落。

第一回,在我生日的时候,他没能给我买上生日蛋糕。此前,哪怕因为疫情没能回乡,生日那天我也会收到他的微信红包,并附带一句语音:去买个蛋糕。

那天,弟弟的新媳妇来家里,给我提来了一个蛋糕。大家热热闹闹吃蛋糕,父亲什么也没说。

吃完蛋糕,父亲突然宣布说:“中午咱们下馆子去!”我知道,他这是换了种形式为我庆生。于是,我们一家几口高兴地向饭馆出发了。

过生日,在我们家是有仪式感的。都说,儿生母苦。其实生日本应是子女感谢父母恩情的时候。但在我们家,从小到大,父母却延续着给我和弟弟过生日的习惯。哪怕我已人近中年,到了这一天却还能像个孩童般,理所应当地享受父母的特别关爱。反倒是他们的生日,我却总是因为在外地工作而缺席。

到了饭馆坐下,父亲照例先问一句:“你们想吃点什么?”菜上桌后,他还会点评两句,哪个菜炒老了,哪个菜不太新鲜,让我们多吃点其他菜。

席间,他突然举杯对我说:“生日快乐!”我探身回敬他时,因为距离很近,我才发现,两年多不见,父亲竟真的见老了。

父亲二十多岁就离开家乡,到另一个城市工作生活。他为人严肃,对我和弟弟也严厉。因为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弟弟妹妹,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那种大家长的形象,我甚至从没看过他流泪。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羡慕那些可以挽着父亲又说又笑甚至撒娇的姑娘。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我才意识到,他的温柔和爱都藏在无声处。

父亲这辈子除了我们这个小家庭,最挂念的就是爷爷奶奶。因为早年离乡,不能在老人们身边照料,他一直有诸多遗憾。好在虽相隔两市,但路途不算遥远,逢年过节或者一有空,他总会回去看望老人。2011年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成了他回家乡的最大动力。

2021年春节前,中风一年多的奶奶也走了。当时,我因为疫情没能回去。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心中一惊:从此以后,父亲就再也没有母亲了!无法想象当时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次假期,我终于得以返乡。生日前一天,父亲带着我们回了趟老家。亲戚们一起吃过团圆饭,在门口晒着太阳。父亲把我叫到一边说:“你很久没回来,该去给爷爷奶奶上炷香。”

那天的风很大,我们在坟前点燃了香烛、纸钱。纸钱随风飞舞,四散。父亲一边小心拨着火,一边说:“你奶奶说过,风吹起来才好,这样就代表我们的心意他们在那边都收到了。”

周围一片寂静。不知是不是眼睛进了风,我一下就流起泪来。后来,父亲还带着我们认真磕了头。那时候,我再次意识到,以后父亲只剩下我们这个小家庭了。

吃完生日蛋糕和生日饭,我又要踏上离乡之路了。父母照例把我送到火车站。因为爱人未归,我自己带着孩子、拿着箱子,父亲不放心,又用老年卡办了一张送站票,一直将我们送上火车。

过路车的停留时间很短。一上车,父亲就忙着四处帮我寻找放箱子的地方。刚把箱子放好,提醒开车的铃声就响了起来。孩子急着喊道:“姥爷,快下车!”父亲一边向外快走,一边还不忘回头大声提醒我:“箱子在这上面啊,别忘了!”

他刚下车,我就听到“嘟嘟”的关门声。我和孩子看向窗外,父亲还站在站台上,望着我们。列车徐徐驶出,很快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我刚安顿好孩子,他的电话又打了过来,嘱咐我记得提前叫人帮忙把箱子拿下来,省得到站又着急。

我笑着说:“我都多大啦,这点事还不知道吗?”他“嗯”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这时,我才忽然觉得心里变得空落落的。

(作者单位:中国税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