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命禁区”40载 爱岗敬业勇奉献

——国家税务总局若羌县税务局干部潘建伟坚守罗布泊之路
2023年02月06日 版次:08        作者:杨春

若羌县城弥漫着枣花绵绵悠长的清香。老人站在小区门前的枣树下挥手,口音是浓浓的河南腔,老人说:“孩,你好好工作,娘记得吃药,都在床头柜上。”又说:“孩,早一点回来。”

儿子背着出门用的黑色背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儿子的视线和母亲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杨焕梅老人今年90岁,消瘦、驼背、头发白汪汪的。老人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给人的感觉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她有一些耳背,一些眼花,还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痛缠身,但她精神还好,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

儿子潘建伟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名普通税务干部,工作岗位在罗布泊税务服务站。服务站设在罗布泊腹地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罗钾公司”),距离县城320公里。前几年,单位领导找潘建伟谈话,要将他调回县城工作,可他没同意, 好像“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罗布泊是一块巨大的吸力强劲的磁石,一旦离开,他便打不起精神。

潘建伟的妻子在库尔勒市工作,儿子在内蒙古满洲里服役,他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虽说是“长期”,母子俩也是聚少离多,有时一二十天,有时一两个月才能相聚几天。母亲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潘建伟也不十分着急,因为他有强大的后盾——若羌县税务局。

一次,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跑水了,单位派人上门维修;另一次,母亲下楼时不小心跌倒了,被单位同事送去医院,也幸亏老人身体硬朗,骨头没事。

儿子每次离家,都会把冰箱塞满,把母亲要吃的药一份份包好放在床头,嘱咐母亲按时吃饭、按时吃药。儿子每次离家,母亲都会站在小区门口的枣树下,目送儿子,直到再也望不见儿子的背影。

儿子一边回头,一边向着母亲挥手:“妈,快回去,我过几天就回来。”一边气喘吁吁地跑去赶车。

母亲说:

“俺孩上个班忒难了。”

老人对儿子的税务工作相当支持,也心存担忧。在母亲的记忆里,收藏着几件儿子工作途中艰辛艰难的事情,时不时地要拿出来说给人听。老人见人就说:“俺孩上个班忒难了,可遭罪了。”

浩瀚的大戈壁,方圆几百公里荒无人烟,即便生命力顽强的骆驼刺在这里也没有踪迹。这里,寸草不生,这里,水比油贵。

20世纪70年代罗布泊干涸后,被世人视为“生命禁区”。20世纪末,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人员在罗布泊找到了大型富钾卤水矿,储量达2亿吨。2000年9月,罗钾公司成立,罗布泊也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若羌县税务局驻罗布泊税务服务站随之建立,服务罗钾公司,更服务罗布泊境内从事道路、电网等建设的企业,是如今“老潘税务工作室”的前身。

作为罗布泊税务服务站的元老,潘建伟对“缺水”感受很深,理解透彻。

罗钾公司建设初期,住的是地窝子,还有盐壳房(以盐为砖建成的房子)。生活用水,最初用皮卡车从320公里外的县城运来,尽管对蓄水罐做了足够的密封措施,但是没完没了的风沙侵袭,使得蓄水罐的水总是沉淀着一层厚厚的黄沙泥土。就是这样浑浊的水,吃饭、饮水、刷牙、清洗,坚持半个月,才可能再有水运来。

之后,罗钾公司打了一口深井,汲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罗布泊腹地的地下水饱含矿物元素,经滤网滤出沙子及重金属,水质硬度依然很大。胆结石、尿结石成为罗布泊人的常见病。潘建伟也患上严重的胆结石,疼起来,龇牙咧嘴、大汗淋漓,苦不堪言。

那是2005年10月的一个夜晚,入住罗布泊税务服务站的潘建伟腹痛难忍,判定是胆结石病急发,同事老孔开车紧急送潘建伟回若羌县。汽车艰难地走在“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身上跳”的“三跳路面”。渐渐地,潘建伟感觉腹痛好些了,可以忍受了。终于抵达若羌县医院,医生检查后,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医生说:“可能是路太颠簸,把结石颠碎了。”

结石病不治而愈,潘建伟继续行走罗布泊,继续喝混含黄沙、硬度极大的水,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纳税服务。罗布泊税务服务站原定由若羌县税务干部轮流值守,渐渐地,甘守寂寞的潘建伟成了常驻人员。干涸的湖盆广袤无边,饮水难、行路难,值守罗布泊的人们还须甘守寂寞。

2020年7月初的一天,炽热的阳光把寸草不生的罗布泊荒原照成白花花的一片,潘建伟开的汽车似一叶小舟,在滚滚热浪中颠簸。一只鸽子飞进视野的时候,他还非常地诧异,心想:“鸽子真厉害,那么大的太阳还飞!”

鸽子毫无征兆地坠落了,像一颗石子从空中坠落在路边。潘建伟把鸽子捧回汽车,倒了一些水在纸杯里,鸽子埋头就喝,一杯水很快见底,他就又为鸽子倒了一杯水。他怕鸽子飞不出浩瀚的无人区,就把鸽子带到位于罗布泊腹地的罗钾公司。那一次,潘建伟在罗布泊腹地足足住了3个月,当他得以回若羌县,看到县城周边的绿色植被时,激动得落泪,像重新活过来一样。

他带着鸽子回家,母亲见了也非常欢喜,他们一起去了若羌县的万亩枣林,给信鸽放生。母子俩一起目送信鸽飞出丰收在即的枣林,飞向碧蓝如洗的天空,也飞向新疆人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潘建伟说:

“罗布泊的沙尘暴让人难忘。”

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交界处,无论哪个方向吹来的风都可能形成沙尘暴,据气象资料记载,罗布泊腹地每月8级以上风沙天气平均11天左右。罗钾公司建设初期,税务人员到企业服务,就与企业员工一起住在地窝子或盐壳房,经常是夜晚狂风大作,沙尘肆虐。第二天醒来,被子里盖的是沙子,床上铺的是沙子,到处都是沙子。

沙尘暴是罗布泊恐怖的存在。潘建伟在这里经历过许多与沙尘暴搏斗的惊险时刻。2019年6月2日,潘建伟跟随若羌县税务局减税降费宣传小组行进罗布泊,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企业稳步发展。

汽车在距离罗钾公司不足100公里的地方遭遇沙尘暴,沙尘暴不是在追击汽车,而是从盐壳路的一侧形成,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根本无路可逃。

遥远且平展的地平线,一堵黄沙城墙突然崛起,似古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厮杀奔涌呼啸而来。“看那边,沙尘暴!”惊呼的声音还在嘴边,汽车已经在黄沙笼罩之中了。一阵更为剧烈的颠簸之后,司机猛拍方向盘说:“糟糕,爆胎了!”

身陷风暴中心的人们心里极明白,沙尘暴可能持续十几个小时,也可能两三天。停车等待沙尘暴吹过,显然不可取,唯一可行的做法是:顶着沙尘暴下车换胎。

潘建伟与司机一起下车,眼耳口鼻,瞬间灌满黄沙;风沙吹起的碎石子、粗盐块打在身上生疼;人需紧紧抓住车体的一部分,才不至于被暴风卷走。

好不容易打开后备厢,拿出备胎和换胎工具,摇把摇两下,就得蹲在车轱辘下躲一会儿风;躲一会儿风,再顶风摇两下摇把。因为长期跑罗布泊,还有矿山,他们都是换胎的老手,平常换胎也就十几分钟,沙尘暴中的换胎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罗钾公司会议室举行减税降费宣讲活动,人们都不敢相信,税务人员顶着沙尘暴穿越了罗布泊,而且还中途汽车爆胎,因为身处罗布泊腹地的人们都体验了那场沙尘暴的厉害。

纳税人李虎说:

“能做到这样,当地营商环境不会错。”

东北人李虎第一次到新疆开着别克商务车,走进罗布泊不久就出问题了。首先是高温行车,汽车空调进行自我保护,出来的是热风。紧接着是爆胎。铺在道路表面的盐壳,像钢板一样坚硬,别克车配置的普通公路胎,连爆两条。

没有卫星电话,路上无行车,近4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李虎和同伴又渴又饿。接近绝望之际,潘建伟和同事开车过来了,有水有食物,备用轮胎的型号也配对。

夜幕笼罩下的罗布泊镇,等待修轮胎的时间,潘建伟和李虎就投资建碎石厂一事进行了交流。最后,李虎握着潘建伟的手说:“本来我们只是来看看,现在,我们决定就在这里投资建厂了。”

在罗布泊投资建厂首先要解决的是吃水用水问题,选址必须在水源附近。有一段时间,潘建伟就跟着李虎一起跑现场,帮助做各方面的协调,厂址选择和用水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罗钾公司也最大程度地为碎石厂用水提供便利。

那年7月底,潘建伟从罗布泊回到若羌县,一方面回税务局汇报工作,另一方面帮助碎石厂购买设备,联系厂家,又陪同李虎去厂家参观学习。最终碎石厂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碎石机等设备,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在扶持企业发展方面,老潘做得特别好。”李虎说,“我们投资建厂,最看重当地的营商环境,在无人区遇到老潘时我就想,税务局的人能做到这样,当地营商环境不会错。”

徒弟徐瑞说:

“我愿意跟随师傅的脚步,为税收事业奉献青春。”

“喂,若羌县税务局吗?我现在用的是卫星电话……不是很清楚,我是红星矿业公司的李卫东,现在有一个事特别着急……”电话里的声音很遥远,又很焦急。

潘建伟终于听明白对方的诉求,在金税三期系统查询企业的相关数据后,他意识到这个冬夜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新疆红星矿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铁矿露天开采、矿产品批发。之前是重点税源户。由于开采矿点位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2017年5月之后,红星矿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因为陆续出售库存矿石,一直没有结账,每月零申报。他们也是下午得到消息,钢铁厂愿意结账,但必须在明天,也就是2018年12月31日24点之前开出280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这个账什么时候能结就不一定了……

潘建伟当即作出决定:“连夜送票去红星矿业的矿点,必须保证企业能按时开票。”

话一出,徒弟徐瑞心里咯噔一下,去阿尔金山送票?若羌县至依吞布拉克镇320公里,虽是G315国道,却是国家警示的高危险路段。山路崎岖、路窄弯多;依吞布拉克镇至阿尔金山红星矿业矿点,还有100多公里,那就不是国道了,是当仁不让的“三跳路面”。更何况,那么大的雪,路面结冰……一切都在未知之中。

税控盘尚在纳税人手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扩版增量,并领用发票,可以“容缺办理”。而“容缺办理”这样的纳税服务形式在若羌县还是头一次。

若羌县税务局连夜召开会议,各股室年轻骨干迅速集结,组建成纳税服务小分队,由潘建伟带队,徐瑞、青涛、华子一行雪夜出征阿尔金山。从若羌县到依吞布拉克镇,再到阿尔金山境内的矿山,他不知走了多少趟,深知其路途凶险,在这样的暴雪天气更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为了保证所有人的安全,第一个要带的是卫星电话,进了阿尔金山就是无人区,汽车一旦出现事故,卫星电话就是救命稻草。然后是加油,检查轮胎,准备食物、药物、御寒冬衣、热水、修车工具……纳税服务小分队清晨7点出发,云已经散开了,风仿佛是吹累了,关起门窗歇息去了,抬头望天是一片清冷的夜空。

碾压着积雪,越野车像一条游蛇驶出县城。迷蒙的夜色里,G315国道开始扭曲变形,变成一条灰色的链子,长长的,远远的,在塔里木盆地延伸。塔里木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是个聚宝盆,有丰富的矿产宝藏,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

茫茫戈壁之后是连绵的山峦,慢慢攀爬,一路上行至海拔3100米的高原。雪天之后的行进,犹如龟爬。人们心急如焚,也只能望路兴叹,并在一次次急转弯中,揪起心来。

自从接到钢铁厂可以结账的消息,新疆红星矿业公司的负责人李卫东整个人都不对了, 先是狂喜,2800万元,终于有钱过年了,而后就开始焦躁,必须在12月31日24点之前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知道他们在阿尔金山无人区吗?不知道他们领票得去几百公里之外的若羌县城吗?不知道道路难行,冬季下雪可能封山吗?他打电话给若羌县税务局求助,也只是试一试,税务局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服务“零距离”这事他知道,但他绝对不敢相信,“零距离”指的是税务局会为了企业的利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不惜成本;“零距离”指的是税务干部会不顾自身安危,排除千难万难,雪天送票。

当他听到汽车喇叭声,打开窗户向外张望,看到税务局的老潘缓缓走出时,他的嘴巴张成了大大的O型。他赶快开门迎接,与潘建伟、徐瑞、青涛握手,他使了很大的力气,把来客的手握疼了,简陋的房间里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纳税服务小分队一行人从阿尔金山返回依吞布拉克镇,太阳已悬挂在西边山的山巅上了,像一颗橘黄色的鸡蛋黄,他们和企业负责人一起来到镇政府所在办公室,开始紧张的开票工作。

距离24点只有两个小时了,徐瑞将企业税控盘插入随身携带的电脑。

他带着激情工作,他知道这所剩无几的时间是税务人拼命抢来的,他必须充分利用,在规定时间之前开完并上传增值税专用发票。

他带着激情工作,他感觉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的开票,而是通过这次送票开票行动,在税务局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潘建伟、青涛、华子,还有他本人,以及全国70多万税务干部都是钢筋、水泥,都是混凝土、黏合剂,他们都在为架起这座桥梁奉献力量。

他带着激情工作,在这份紧张与忙碌中,他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他所热爱的税收事业值得他奉献青春。

当最后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从打印机中缓缓吐出时,徐瑞与企业财务人员从紧张与忙碌中抬起头来。潘建伟看了看表,23点,他拍了拍徐瑞的肩膀,他的手与李卫东的手握在了一起,紧紧地。

2019年,在潘建伟的倡议下,若羌县税务局成立了“老潘税务工作室”。在年轻干部眼中,“老潘税务工作室”是培养罗布泊新一代税务工作者的摇篮。

在潘建伟看来,“年轻干部对企业状况不了解,对企业的感情也还没那么深厚,不多带带他们,后面的工作就难办了。”潘建伟又常常叮咛年轻干部,“哪里有企业,哪里就要有税务干部,这样国家才能安心,企业才能安心。”

作为“老潘税务工作室”的负责人,潘建伟毫无保留地带业务、传经验、讲人生,帮带出一批又一批徒弟,其中7人已经成长为领导干部,13人成为中层业务骨干,2人成为岗位能手。为让青年税务干部了解若羌县税源结构、更好成长,若羌县税务局也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新入职的干部必须派到罗布泊工作和体验生活。

40年前,19岁的潘建伟穿上崭新的税服,怀着美好的期望与憧憬走进若羌县税务局,如今,两鬓斑白的老潘依然坚守在罗布泊。“老潘税务工作室”成立以来,从这里出师的22名干部大多成为业务骨干,走上重要岗位,一代代税务人在这里薪火相传。潘建伟用执着和坚守证明“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