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带火了一众“黑科技”。其中,在救援、运货时,让演员变身“大力士”的酷炫机甲,就是来自上海市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外骨骼机器人。
防护装甲、机械臂、腰部外骨骼、上肢外骨骼、下肢外骨骼……走进企业展厅,记者看到一排排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徐振华向记者介绍,这些装备能覆盖人的上肢、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提升肢体力量。它们不仅为《流浪地球2》中人物提供外骨骼机器人,还专门给剧组提供了9台外骨骼机器人,用来帮助工作人员搬运重物。
“我们的创始团队最初是研发医疗外骨骼的,当时有医生给我们反馈,说很多患者的肌肉劳损都是在职业中形成的,如果外骨骼能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增强人们的腰部与手臂力量,就能减少肌肉劳损。”徐振华介绍,从2018年于上海杨浦成立到现在,公司一步步成长壮大。傲鲨智能在机器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算法人机交互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设计研发经验,两次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他们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已经逐步在航空、电力、汽车、矿山等多领域落地应用,可以协助施工人员开展重复性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在勇闯科技研发“赛道”过程中,傲鲨智能也遇到过“风浪”——技术、资金等难题。“高性能、小型化、轻量化是我们不断挑战与突破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提升技术、降低成本,让未来民用外骨骼价格降至千元级别。”徐振华说,完全民用的“外骨骼机器人”要配合不同场景下人的身体动作,产品更复杂,成本相应更高,开发难度很大。
“我们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和费用投入研发,持续落地的税费优惠政策,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徐振华介绍,2019年他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163万元。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他们预计可享受扣除金额290万元。
“国家近两年来不断增多的税费‘红包’和不断优化的税收服务,都让我们在发展道路上走得又快又稳。”傲鲨智能的财务负责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微信页面,里面有许多与税务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通过线上咨询和操作辅导,即使在疫情期间,企业税费业务办理也十分顺畅。
“增值税留抵退税刚刚开始时,上海疫情比较严重,税务部门主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一对一辅导讲解,详细解答留抵退税适用范围、申请流程等问题,并帮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收到7万多元的退税款。”企业财务负责人说,那段时间因为封控等原因,公司的机器无法装配,相关货款无法获取。退税及时到账,有效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的紧张状态。
1月19日,工信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这进一步坚定了傲鲨智能未来发展的信心。徐振华说,如今,傲鲨智能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企业市场在徐徐打开,产品研发进入新的成熟阶段,“在包括税费优惠在内的国家政策支持下,我们一定努力,让产品造福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