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税务:大数据“牵线”助企打通产业链

2023年02月08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金琳 李祥林 通讯员 周煜 王世松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了解到,在今年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该局推出“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复工复产”举措,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筛选确定原材料短缺或产品销路不畅的企业,为企业在原材料购进和下游销售方面牵线搭桥,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今年1月以来,该局已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为110户纳税人牵线成功,产品购销合同累计金额8740.56万元。

数据赋能助企打通供应链

复工复产,打通供应链是首要任务。甘肃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覆盖面广、及时性强、颗粒度细的优势,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沟通平台、“陇税雷锋”帮办平台以及上门宣辅,线上线下开展“牵线补链”助企活动,通过主动问需,掌握企业实际需求,主动牵线搭桥,积极纾困解难。

天水长城电工起重电气有限公司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企业在项目研发中对钢铁原材料有较大需求,但受去年疫情影响,上游供应商生产经营不够稳定,企业原材料采购面临困难。

天水市经开区税务局了解企业困难后,利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进行查询,结合企业数量、质量和运输成本等方面的需求,筛选出合格的上游供货商,最终企业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签订有效购销合同,补充稳固了企业上游供应链,保障了企业的产品研发与销售,稳定了生产的“生命线”,更为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注入了“强心针”。

“原材料供应跟上了,产能也提上来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天水长城电工起重电气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伏阿峰介绍,在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公司迅速与钢材销售企业建立联系,签订了一批23.5万元的采购订单。目前,该企业现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达到90%以上,2022年度完成产值高达4537万元。

在打通供应链中,酒泉税务部门开展“问需于企”调研活动,线上依托“陇税雷锋”帮办群、税企交流群等“非接触式”渠道,点对点收集纳税人信息;线下与“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有机结合,组织各业务部门骨干到多家企业全面征集企业需求、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问题,为需求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因“企”而异精准发力,推出“网格员”跟踪服务举措,打通帮扶企业复产复销的“最后一公里”。

税务“药方”助企打通销售链

为帮助更多的企业打通销售链,甘肃税务部门建立“需求调查、数据筛选、线下核实、跟踪服务”的链条式服务机制,通过增值税发票等税收数据,匹配企业上下游供产销信息,帮助企业找货源、开销路,疏通“堵点”,为企业复工复产开出精准“药方”。

武威市税务局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支持复工复产查询功能,分析筛选销售业绩明显下降的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在原材料采购、零部件采购、产品销售以及产品需求信息获取等4个方面的难题,掌握困难企业购销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等实际需求,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分析查询其潜在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名称,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困难企业,企业根据税务部门推送的信息联系洽谈并达成供需交易。2022年通过该方法帮助辖区3户企业与省内外企业达成交易,成交金额1068.94万元。

武威昊晟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其销售的饲料豆粕除供应省市内企业外,还远销河南、广州、云南等地。谈起去年的经营状况,公司法定代表人鲁成会感触深刻:“受大环境影响,公司订单量急剧减少,生产经营一度陷入了困境。在最困难的时候,税务部门及时伸出了援手,为我们提供了上下游原辅材料需求的信息,我公司迅速与广州鹏翔饲料有限公司联系商洽,最终达成了豆粕销售交易,成交金额916.62万元。真心感谢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为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