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游、休闲游、康养游、家庭游……今年以来,位于乌蒙山区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火爆。兔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63%,主要宾馆饭店平均出租率达60%,带动全市文旅产业开年实现强劲复苏。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毕节市各主要景点共接待游客17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6亿元。
税费红利的有效释放是支撑毕节文旅产业市场主体在行业复苏时“加速跑”的重要助力之一。国家税务总局毕节市税务局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结合文旅行业发展实际,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努力实现诉求响应更及时、智慧办理更便捷、分类服务更精细。
花区文旅“早春绽放”
百里杜鹃管理区境内有125.8平方公里的天然杜鹃花林带,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今年以来,百里杜鹃管理区围绕乡村休闲旅游举办旅游推介活动14场次,各乡村旅游点人流量持续上升。
“没想到这里生意这么好,幸好我们提前在网上预订了。”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濯缨谷温泉民宿酒店,前来办理入住的游客牛向东告诉记者。
据介绍,濯缨谷酒店于2022年4月投入运营,集餐饮、住宿、温泉、会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现有客房56间、温泉泡池32处。该酒店负责人李强说:“受益于春节期间火热的休闲乡村旅游带动,酒店入住率明显提高,营业收入同节前淡季相比大幅增长。”
为繁荣当地文旅产业,2022年3月,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税务局启动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制定发布助力文旅和精品民宿产业21条专项纳税服务举措,从诉求响应提质、政策落实提效、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规范执法提升等六个方面着手,为企业提供从开办到运营的全流程涉税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2022年以来,百里杜鹃管理区民宿行业经营主体增至297家,该局累计为辖区民宿行业纳税人提供咨询辅导3400户次,解决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难点问题7000余条。
税惠添彩“别有洞天”
位于大方县的九洞天景区同样游人如织。九洞天景区位于大方、纳雍两县交界处的六冲河流域,因瓜仲河伏流下游的山脊上有9个巨大天窗而得名,享有“中国岩溶百科全书”“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等美誉。
近日,贵州九洞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直播向网友介绍春天的九洞天景区。据了解,该企业负责景区的开发运营,是一家集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文旅企业。2020年疫情发生后,景区客流量大幅下滑,该企业旗下的商铺无人租赁,营业收入缩水,高额的运营成本让企业一度陷入发展困境。“税务部门的支持帮助我们挺了过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刘晓娟说,“近三年来,税务部门为我们落实税费减免2060万元,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景区建设和运营中。我们投入资金打造直播宣传平台,与周边住宿、餐饮商家合作推出系列优惠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产品和体验选择。”
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大方县税务局积极推进“税银互动”,精准对接企业资金需求,持续扩大贷款规模和受惠面,助力小微企业“以信换贷”,解决“融资难”问题,也让诸多文旅行业市场主体受益颇多。对此,大方袁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袁和深有感触。
袁和商贸公司是一家从事旅游产品销售、提供游玩设施的小微企业,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一度出现流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情况。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大方县税务局干部第一时间与银行对接,帮助该公司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申请到68.6万元信用贷款。
“这笔信用贷款及时到账,让我们在兔年春节前就完善了游玩设施,赶上了春节这波旅游旺季。我们还打算联合周边的个体商户一起在原来的餐饮区域打造一条特色小吃街,让游客不仅玩得尽兴,更吃得开心。”袁和说。
2022年以来,大方县8家银行累计为150余户纳税人办理信用贷款共9200多万元。
据了解,毕节市2023年将努力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建设融合业态项目,计划培育规模以上涉旅企业20家以上、涉旅市场主体突破2万家。毕节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进说:“今年,我们将在落实好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首批17条便民办税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数据共享、打通办事堵点、打造智慧税务厅、推行私人定制服务等4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举措。旅游产业已成为毕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税务系统将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做好‘税务+旅游’的‘文章’,推动本地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