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翻开我家中珍藏至今的老物件,几张布票首先映入眼帘,方寸间仿佛诉说着奶奶留下的教导,教育我们一家要传承正直、诚实的优良家风。
我的奶奶以前是镇上百货公司的布匹售卖员,大家称她为“贺同志”。当时,布匹都悬放在被架起来的长杆子上,垂下来供顾客挑选,奶奶则坐在离地面有70公分的高脚凳上量布、扯布。每当顾客凭布票前来购买布匹,这一寸一尺的布匹丈量权就掌握在奶奶的手上。奶奶手中有量尺,心中更有一把戒尺,她懂得布票的珍贵,好多家庭攒了几年布票才买一次布,售卖布匹决不能量错,更不能弄虚作假。每次量布,奶奶都有3个固定程序,第一步是做记号,第二步与顾客确认,第三步与布票校对,既不造成物资损失,也让顾客放心。
逢年过节,奶奶也会给家人添置新衣,邻居经常打趣她说:“贺同志,给你家小儿多扯点布,量布的尺子在你这里可长可短啊!”奶奶听后只是笑笑。其实,大家知道,她买布从不经自己的手,为了避嫌,奶奶总是几经转车到隔壁镇上或是更远的地方去买布,邻居们都赞扬奶奶不贪利、不作假。
因此,在我家,布票不仅承载着奶奶工作的回忆,也成为提醒全家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传家宝”。我进入税务系统工作后,身处窗口一线岗位,父亲叮嘱我要公正做事、清白做人。后来,我走上纪检岗位,父亲更是把布票制成书签,让我夹在工作笔记本内可以随时翻看。父亲说:“正人先正己,作为纪检干部,你更要时刻约束自己,更对别人负责。”
牢记父亲的教诲,我始终握紧“纪法尺”,在纪检业务上更学深一层,在问题发现上更靠前一步,在执纪审查上更周密一些。在2022年一次查办案件的过程中,面对违纪党员干部的不解、抗拒,我也曾百感交集,但坚持公心处事,不受干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违纪干部真心悔错,化解心结,接受了组织处理。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我会传承好正直、诚实的家风,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以过硬的素质,奋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最前沿。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象山县税务局干部,曾获评宁波市优秀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