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近两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龙岩市税务局按照税务总局部署,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构建“问题+数据双驱动”的框架,创新山区税收征管模式。
从数据入手推进征管质量提升
立足福建省龙岩山区基层税源比较分散、数据要素驱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税收共治不够有力、干部年龄结构不够理想等现状,龙岩市税务局聚焦基础基层,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进一步推动税收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推动税收治理提质增效。
拥有海量的税收数据,就是拥有“金山银库”。龙岩市税务局立足实际,从数据源入手,强化数据流汇聚归集,培育专业分析团队,“三个转变”为数据赋能打下坚实基础。
从被考核对象向考核主体转变,破解数据获取难题。龙岩市税务部门在福建省首创把税费共治纳入地方绩效考评。市政府支持税务部门定期对其他部门成员单位报送的涉税(费)数据进行考核、综合量化评分,改变过去“索要”数据的局面。
从各自为政向高效协同转变,破解数据汇聚难题。政府部门间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龙岩市税务局依托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建设“税务主题库”,智能归集涉税数据。县级税务局将获取的涉税(费)数据和涉及税务人员问题线索数据分类导入“县级治税库”和“县级管队库”,汇聚至主题库。
从独木难支向专业团队转变,破解人才支撑的难题。在山区,人才匮乏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龙岩市税务局从全市税务系统筛选懂业务、有大数据运用基础的人员,组成数据分析专业团队,由市局统筹直管,开展“基础+进阶”“整体+分项”常态化培训,不断提升队伍数据分析能力。
构建“五网合一”体系
结合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和省局的布局规划,龙岩市税务局深挖数据池资源,围绕“征管子网、监控子网、服务子网、廉政子网、人才子网”,构建集复合型功能性于一体的应用体系,不断丰富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数据应用场景在闽西落地开花、加速迭代。
构建岗责明晰的“征管子网”。重塑“数据分析、网格管理、风险应对”三位一体的岗责体系,编制包含操作指引的征管手册,进一步明确基层征管职责和方向。
构建链条延伸的“监控子网”。聚焦本地水泥制造、金属冶炼、汽车制造等重点税源行业,结合产业链的工艺特点、能耗、原材料和产成品供销情况,梳理产业链上下游监管脉络,在原料流转、产品销售的关键环节嵌入数据监管锚点,设计投入产出比测算模型,做好税负变动预警,提升监管质效。
构建量体裁衣的“服务子网”。运用纳税人历史涉税数据进行需求偏好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企业社保缴存信息纳入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指标体系,推出“智费快贷”个性化服务,促成线上授信融资。
构建内外监督的“廉政子网”。推行廉政监督卡制度,借助微信向纳税人推行“码上监督”。设立税风税纪监测点及建立与纪委、公安等外部门数据常态交流机制,定期排查干部苗头性、倾向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有效拓展外部数字监督渠道。
构建直观具象的“人才子网”。为税务人员绘制“个人能力雷达图”“五维航标图”,直观呈现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项目攻坚上,实行“揭榜挂帅”“发榜点兵”机制,完成优势互补、能力均衡的“六边形”团队组建,高效调动人才资源。
进一步提高山区税收征管质量
的思考
勇毅前行未有穷期。为进一步夯实山区征管数据基础,龙岩市税务局下一阶段将从数据融合、系统支撑以及数据维护更新三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深度共治进一步融合好数据。随着金税四期建设的逐步开展,征管系统对纳税人数据的归集、整理及分析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目前对外部数据特别是政务涉税数据虽然建立了交换机制,但如何融入征管数据还缺乏统一的规范,未能发挥共享数据最大效能。龙岩市税务局将对数据交换标准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开展进一步的探索,切实提升共享数据和征管系统的契合度,提升内外数据的融合度,为税收征管夯实数据基础。
筛选比对进一步维护好数据。数据分析运用需要建立在基本数据准确全面的基础上,当前基础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日常维护存在较大挑战。龙岩市税务局将进一步深化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涉税政务基础数据的比对,使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得到确实保证,实现“小成本、大提升”效果。
下放权限进一步应用好数据。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争取适当下放风险管理的权限,鼓励基层单位在不同的数据应用场景分析防范税收风险,进行更多探索尝试,更大程度发挥智慧监管、智慧服务效能。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龙岩市税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