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牛肉面是广东清远连州市家喻户晓的本土美食,在清远市区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以其味道酸辣可口、人均消费低等著称,也成了无数游子和游客念念不忘的连州味道,但这典型的“连州风味”只能在当地品尝,给许多人留下“带不走”的遗憾。笔者认为,应借鉴柳州螺蛳粉产业成功经验,乘借广东着力发展预制菜的新兴契机,发展星子牛肉面产业,打造知名品牌,着力培育本土税源企业。
星子牛肉面以现场制作、即时销售为主。目前,连州市内星子牛肉面店约17家,清远市内约30家,均为个体经营,属于传统街边小店经营模式。这种街边店铺以“现煮+新鲜”为卖点,但缺乏规范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溯源体系,也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星子牛肉面的主材是面和牛肉,配料主要有酸笋、酸菜、葱、辣椒等,其酸爽鲜辣的口味独具特色。主材、配料、汤底可利用冷冻、烘干、保鲜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标准化制造包装。但目前对“星子牛肉面”的品牌培育和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一定程度制约了星子牛肉面的推广和发展。
街边小店的经营模式使经营者只凭借原有经验技术手工制作湿面,配料调配有差异,各家店铺汤底的口感也差别较大,影响了消费者对星子牛肉面的口感和体验。要推动星子牛肉面产业化发展,就要对产品进行烘干、冷冻、真空包装等深加工处理,制作成袋装星子牛肉面。同时需要规范制作标准流程,加强冷冻技术和机械设备利用,对原材料加工、卫生标准、产品包装等程序加强管理,而连州目前没有这类生产企业。
2022年3月,广东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作为大湾区“菜篮子”的清远积极挖掘本土美食文化,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布局打造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笔者认为,星子牛肉面在初始经营模式、口味等方面与柳州螺蛳粉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柳州螺蛳粉的发展经验。
要紧抓预制菜机遇,以标准化为保障,规范食品卫生安全。可参照《关于推动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对星子牛肉面原材料种养、原料和汤料预生产包装、实体店管理、品牌创建运用及保护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予以规范。
借助九陂工业园区内连州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小微企业生产发展基地的优势,引进并扶持培育一两家星子牛肉面产品包装深加工龙头企业,注重社会资本引入,积极创建并加速星子牛肉面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融合发挥本地或附近地区原材料优势,以连州菜心为依托发展酸菜加工基地,以连山丝苗米为依托发展米粉基地,以英德麻竹笋为依托发展酸笋加工基地,借助“清”字号特色农产品打响连州星子牛肉面品牌。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清远市税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