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谷”药企勇攀高峰

2023年02月28日 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王善宏 通讯员 付思 刘赛

聚集高水平研发机构,汇聚数百名专业人才……作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专业园区,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在成长为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园区快速发展的路上,税费支持政策持续为创新孵化提供动能。园区企业伴随便民办税春风,奋力跑出生物医药创新“加速度”。

原研新药扬帆出海

走进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成实验室,研发人员正专注地分离萃取化合物。

经过攻坚,百济神州首款国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生命谷”破土而出,并在美国、英国、欧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改写了中国抗癌新药“只进不出”的历史,实现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的突破。扎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12年,百济神州从十几人的初创公司迅速成长为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在美股、港股、A股上市的药企。

“持续创新,打造同类首创,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百济神州大中华区财务总监黄智说,固定资产成本一次性扣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地,有效降低了企业税务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近3年,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一项,就为我们减免税款3000多万元。”

2018年以来,百济神州累计投入376.83亿元的研发成本,迈入研发和产能规模扩大最为迅猛的关键时期:16款产品获批上市,临床前项目数量超过60个,其中约一半有潜力成为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项目。

在百济神州叩响国际市场的大门时,出口退税为企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3年来,公司累计享受技术服务出口退税约1.28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07万元。”黄智告诉记者,税务部门提供同期报表、境外合作往来资金等方面的税收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在税务合规的前提下稳步前进。

科研成果破茧成蝶

围绕重大传染病与重大疾病所需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研发和产业化服务,一大批科研成果破茧成蝶:艾滋病检测试剂、丙肝检测试剂、戊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试剂研发连续10年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结核IGRA检测试剂加入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荐产品目录;国内首个二价宫颈癌疫苗获批上市……10年间营业收入从4亿元到100亿元,万泰生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国家出台的税费支持政策多、信息量大,税务部门总会第一时间上门宣传和辅导。”万泰生物财务总监赵义勇说。为了让企业熟知新政策并及时享受,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昌平区税务局因企施策,推出“线上+线下”双线宣传,“走访调研+非接触”双向辅导,提供“管家式”精细服务,发放个性化税费新政“大礼包”,确保企业对新政策应知尽知和应享尽享。

作为一家体外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初,万泰生物联合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抗体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大大提高了新冠病毒检测效率,累计销往国内外2.2亿人份。该公司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末,万泰生物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发的鼻喷新冠疫苗被纳入紧急使用,为应对感染高峰作出贡献。

赵义勇说:“我们能够快速复工复产,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赵义勇手里有一笔清晰的政策“红利”账:近3年,公司新购置设备200多套,累计扣除和抵减税费数百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4.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3044.2万元。“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我们会不断创新,继续守护百姓健康。”赵义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