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环绕,古榕婆娑,欧陆风情或南洋特色的中西结合建筑矗立在两岸旁……最近,广东赤坎古镇侨乡国际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赤坎古镇)对外试运营,经过多年修缮打造的古镇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记者了解到,赤坎古镇从项目建设到试运营期间,得到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广东省江门市税务部门主动对接、精细服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以全程服务助力侨乡文化绽放新魅力。
专属服务解难题,项目启航稳推进
赤坎古镇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毗邻,项目团队通过对赤坎古镇建筑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延续古镇历史风貌,传承和弘扬华侨文化。
作为赤坎古镇项目的投资商,开平市赤坎旧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项目落地付出了很多心血。该公司财务总监黄小俊介绍,赤坎古镇项目投资大、经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项目的立项、拿地、办证等环节都涉及很多流程。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全程跟进项目建设,为公司解除了后顾之忧。
“在2017年项目启动的关键时期,土地拍卖还未落定,改造施工进度缓慢,税务部门及早掌握拍卖动态,做好政策宣传辅导工作,为项目开工争取了不少时间。尤其是在办理安置房产权证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帮了大忙。”黄小俊说。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是保障古镇项目顺利落地的关键,也是增进群众福祉的需要。为确保征迁工作顺利实施,在办理安置房产权证的过程中,税务部门组专班、搞测算、讲政策,还开辟了安置房契税申报和缴纳业务绿色通道,为几百户安置户缩短了“领证”进程,解除了压在老百姓心头的疑虑。
留抵退税高效办,项目建设加速跑
“走进景区,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侨乡文化气息,很多设施和表演与国际接轨,旅游体验很丰富!”从香港回乡打卡的关女士说。赤坎古镇采取“修旧如旧”的手法,希腊式立柱、哥特式拱顶、中式壁画、精美的碉楼,让古镇呈现出独有的风姿。传统的舞龙舞狮和现代的街头木偶剧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我们能够顺利试营业,并为大家带来很好的观光体验,离不开税务部门雪中送炭般的扶持!”黄小俊感慨道,“去年,受各种因素影响,项目建设出现了一定的资金缺口,多亏税务部门送来优惠政策。”
黄小俊介绍,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告诉企业符合享受退税条件,派出专人对接,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去年9月以来,我们陆续收到超过3000万元的留抵退税款。退税款一到账,我们就赶紧采购了原材料,加快建筑装修、配套设施和园林绿化等项目的进度,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税惠红利尽享受 文旅发展添动力
赤坎古镇以赤坎老街作为历史景观轴线,沿江两岸是演艺剧场、非遗工坊、餐厅、酒店和民宿,展现了二十世纪初期赤坎商贸和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
“送您一份税收政策福袋,您只需扫码便能随时获取最新税费政策讲解。”古镇老街上,税务干部正在向商户和游客宣传税费优惠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收到税务部门的福袋,心里暖暖的。”在古镇从事木船工艺制作的黄先生说。
用传统柴火做出的赤坎关氏煲仔饭,是赤坎最有名的美食之一,曾经登上中央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店门口,关氏煲仔饭第五代传人关永君正招呼着客人,“我们一开档生意就火了!”听到食客交口称赞,关永君露出开心的笑容。
“好味道还得有好环境。为了给食客提供良好的就餐体验,配合整个景区发展升级,我们精心装修了餐馆。”关永君说,装修的部分款项来自于减免税,房产税减半征收的政策再延长三年为餐馆省下好几千元开支。
像关氏煲仔饭这样的小店,赤坎还有约1500家。税费优惠政策减轻了这些小本经营店铺的固定支出。为了扶持小店经济,税务部门成立服务团队,建立税企沟通群,辅导纳税人享受政策红利,让小店发展更安心、留住“烟火气”。据统计,去年,赤坎小店获得税费减免超263万元。
“我相信,赤坎古镇将带动江门市全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谈及未来,黄小俊信心满满。